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秀美山水 >> 瀏覽相關信息

鶴壁金山寺,白蛇鬧許仙

2013/7/25 11:14:14 點擊數: 【字體:

 
    河南省鶴壁市西北3公里,有一處世外桃源,峰巒疊嶂,河流環繞。此山名為黑山,依山之河名為淇河,流傳千年的《白蛇傳》故事,據說最早就誕生在這黑山淇河之間。

    另一座金山寺

    《白蛇傳》在我國家喻戶曉。它的發生時間和地點,歷來普遍認為在南宋時期的浙江杭州。明代馮夢龍所寫的《白娘子永鎮雷峰塔》便將這一故事在南宋杭州定格。

    然而,早在1000多年前的北宋時期,黑山一帶便有了類似的傳說,當地人稱之為“白蛇鬧許仙”。

    黑山西南約5公里處的淇河岸邊,有一個百丈懸崖青巖絕,青巖絕上有一白蛇洞,洞中有一白蛇仙女。在黑山主峰西側不遠,有一許家溝村,許家溝村一位許姓老人,從一只黑鷹口中救出過白蛇仙女的性命。

    白蛇仙女為報恩,嫁給了許家后人牧童許仙。婚后,白蛇仙女經常用草藥為村民治病,這使得黑山上金山寺的香火變得冷落起來。黑鷹轉世的金山寺長老“法海”大為惱火,決心置“白娘子”于死地。

    事實上,黑山上的確有座寺廟名為金山嘉佑禪寺,始建于唐代,重修于北宋嘉祐年間,是一座佛教文化濃重的千年古剎。寺內至今仍完好保存著被譽為豫北第一的大雄寶殿、獨具特色的臥佛殿,以及其他建筑群。

    從黑山到杭州

    山西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孟繁仁認為,和馮夢龍的《白娘子永鎮雷峰塔》相比,黑山當地“白蛇鬧許仙”的故事有著更具體的現實依托。

    除了金山寺外,傳說中的青巖絕白蛇洞至今香火旺盛,而且經常會有蛇出沒。

    孟繁仁考察時發現,“許家溝”因許姓世代居住而得名,至今村里人還把“許”姓稱為“老戶”。

    據當地村民回憶,淇河水勢大的時候,河面寬有80米,常有大船在河中行駛,那時,金山寺下全是水,因此水漫金山寺是有可能的。

    黑山南山頭還曾有一座坍塌的石塔,當地人認定那就是坍塌的雷峰塔。

    令人奇怪的是,馮夢龍一生主要活動在江南,黑山一帶的傳說怎么到了馮夢龍的筆下?

    鶴壁市文化局原副局長傅玉林認為,這與宋室南遷有關。“跟隨皇帝趙構南遷的文人、武夫,其中不乏傳說的癡迷者。岳家軍在這當中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岳飛是湯陰人,湯陰距黑山10多公里,跟隨岳飛的將士中有不少黑山附近的人。這些人隨宋室南遷后,很可能把家鄉的傳說帶到江南。”傅玉林說。

    即便是從馮夢龍的故事中,也能找到不少黑山的影子。馮夢龍在描寫金山寺說:“山前有一亭,今喚作冷泉亭。”這與黑山北側的冷泉、冷泉亭、冷泉村正好相符。而鎮江金山寺前后,并沒有冷泉亭或冷泉。

    馮夢龍在《白娘子永鎮雷峰塔》中的一些方言,如“饅頭并卷子”的“卷子”,“請燒竿子”中的“竿子”,“正沒擺布處”中的“擺布”,以及“投幌子”“怨暢”等,都是黑山附近的方言。

    傅玉林認為,馮夢龍也許是從傳聞中得到了這個傳說,便信手拈來,與當地“西湖三塔記”“雷峰塔”等傳說進行嫁接、融匯、演變,最終演繹成《白娘子永鎮雷峰塔》。【原標題:鶴壁金山寺,白蛇鬧許仙】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文摘報 2013-02-23 作者:孫磊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