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三結義是平民百姓極為熟悉的故事,劉備、關羽、張飛三兄弟,劉備有帝王之志,人們看他就有些隔膜;關羽是圣人,正人君子一個,人們看他就有些敬畏;只有張飛,似乎沒有什么雄心大志,只知道輔助明主,哥哥說什么,他就做什么,正因為此,張飛在老百姓中卻最有人緣。在傳說中,張飛是樊噲、李逵一樣的人物,大塊吃肉,大碗喝酒,快人快語,敢作敢為,剛直不阿,疾惡如仇。
有關張飛的故事很多,歇后語也很多。比如流傳甚廣的張飛吃豆腐——小菜一碟,張飛穿針——大眼瞪小眼,張飛穿針——粗中有細。人們喜歡張飛的可愛性格,由此可見一斑。難怪許昌人為不是許昌人、在許昌活動又不多的猛張飛建了一座廟。
這座廟位于許昌縣張潘鎮漢魏故城的西北隅,許昌人尊稱他為張公祠或者張飛廟。據傳,此處曾是漢魏許都的官驛,當年他們兄弟三人來許昌見漢獻帝時,張飛就住在這里,后人便在此建祠祭祀張飛。該祠建在8米高的臺子上,坐北向南,占地20余畝。原有殿、堂、樓、閣、亭、臺、庵50余間,風格融儒、釋、道于一體,鱗次櫛比,巍峨壯觀。廟內有明嘉靖七年《重修漢司馬張公祠》碑記一通,碑文盛贊張飛的智勇節義。最奇怪的是,廟前有一棵碩高茂盛、亭亭如蓋的“三姓樹”,一樹有松、柏、檜三個品種,松若煙,柏如黛,檜湛藍,三種不同的枝丫,呈鼎足之勢向三個方向延伸,象征著劉、關、張三兄弟的友誼,蒼天可見。當地老百姓說,當年,劉備、關羽、張飛在許都期間,三人外出游玩,曾把馬拴在這棵樹上,樹就長成這個樣子了。
這當然是一個美麗的傳說。不過,它透出一個信息,老百姓喜歡張飛,所以,至今張飛廟的香火仍然很旺。
老百姓為什么喜歡張飛,恐怕首先是張飛忠心耿耿,作戰勇敢,是個忠臣。張飛一聲吼,嚇退曹兵的故事,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公元208年,曹操南征荊州并迅速奪取,隨后在江陵一帶追趕劉備。劉備叫張飛斷后,趙云保護家小,自己帶著諸葛亮、徐庶一幫謀士,先逃一步。張飛帶著二十幾個騎兵,死守長坂橋邊。這時,張飛看見橋東有一片樹林,就叫士兵砍了些樹枝,拴在馬尾上,在樹林里來回地跑,塵土飛揚,好像樹林里有千軍萬馬。張飛一個人守在橋頭,一夫當關,萬夫莫敵。一見曹兵過來,他就睜大雙眼,挺著丈八蛇矛,大聲吼道:“燕人張翼德在此,不要命的過來!”張飛一聲吼,像是空中響了個霹靂,嚇得一個將軍下了馬,士兵紛紛倒退。千萬不要認為這是傳說故事,這段故事的真實性不容置疑,《三國志·蜀書·張飛傳》中有詳細記載。
張飛不僅作戰勇敢,而且粗中有細,機智過人,鬼點子多。在許昌流傳著這樣一段故事,說劉備雖然三顧茅廬,但最終還是張飛把諸葛亮請出山的。故事說,劉備、關羽、張飛三兄弟前兩次都碰了壁,第三次去的時候又遇見了鵝毛大雪。隆中小道,山險路滑,煞是難走,張飛越走越氣,就對劉備、關羽說道:“二位兄長先找個地方避避雪,我一人前去茅廬,用繩子把諸葛亮綁出來就是了。”劉備喝道:“三弟不得無禮。”張飛心想,照這樣下去,諸葛亮還不出山,得想個法子。張飛低頭一想,計上心來。到了茅廬,劉備三兄弟恭恭敬敬地在雪地里等候,只見書童探出頭來,說了聲先生不在家,就死死地把柴門關閉了。張飛可不像兩位哥哥那樣死等,就上前撬開柴門,順門縫往里一看,見諸葛亮正躺在床上呼呼大睡,就繞到茅廬后面,大聲呼喊道:“茅廬起火了,快來救火呀!”睡夢中諸葛亮大驚失色,跳下床來就往外跑,正好和在茅廬外等候的劉備撞了個滿懷……
許昌人就是這樣說諸葛亮出山的,你說有趣不有趣。但這并不是“惡搞”諸葛亮,相反,傳說故事的草根性,還透出一種事物質樸的真實,與真實的人物更加接近。你看運籌帷幄的諸葛亮在故事中驚慌失措,力拔山兮氣蓋世的張飛卻機智聰明,這兩個人物和《三國演義》中的形象完全不同,也正因為此,張飛才顯得可愛。
真實的張飛究竟是什么樣呢?按照《三國演義》的說法,張飛是個燕頷虎須、豹頭環眼的彪形大漢,戲曲中更是給了他黑臉的形象。但是,根據現在的最新調查,特別是在四川一帶出土的文物顯示,張飛很可能是個面若美玉、神采飛揚的美男子。比如,一些三國時期雕像中的張飛,竟然連一根胡子都沒有,而且,面如滿月,神態瀟灑,絕對不是《三國演義》中那個猛張飛的形象。還有,據《三國志·蜀書·張飛傳》記載,張飛生有兩個女兒,均為蜀漢后主皇后,相貌必然不差。
此外,據有關資料記載,張飛還是河北的一個小名流,具有一定的書畫才能,有很高的文化素養,善草書,愛畫美人。《涿縣志》中記有吳鎮稱贊其書法的詩詞:“關侯諷左氏,車騎更工書。文武趣雖則,古人常有余。棧矛思腕力,路象恐難如。”清代《歷代畫征錄》中也有記載:“張飛,涿州人,善畫美人。”如今,涿州人相傳涿州鼓樓北墻上的《女媧補天圖》,即為張飛真跡。
或許,這才是張飛的真實形象。
我又一次來到張公祠,沒有巍峨的廟堂,沒有華麗的裝飾,一切都是那樣普普通通,不事張揚。我想,樸實無華的張公祠一定是許昌人為智勇雙全、能文能武、瀟灑俊逸的張飛建造的。在許昌人的心目中,張飛 是山林中叱咤風云的好漢,是隔壁里熱情似火的大哥,是舞臺上攝人魂魄的英雄!
相關鏈接
《嘉靖許州志》記載:“張公祠始建于漢魏,重修于明嘉靖七年(1528年)。”相傳,劉備、關羽、張飛兄弟三人來許拜見漢獻帝時,張飛在此居住,后人稱張公祠。【原標題:尋找真實的張飛———神游許昌三國勝跡之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