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應天文化景區,我們將看到最寬處可達500米的護城河,3000畝水面碧波蕩漾,仰視古城風光,俯察水中游魚,談古論今,別具一番情趣;游張巡祠,去感受以區區數千之眾抗敵12萬的睢陽保衛戰的悲壯場景;八關齋里可以細細欣賞和品味唐代書法家顏真卿的墨寶。
應天書院位于商丘舊城州之東,在北宋時與江西廬山的白鹿洞書院、湖南長沙的岳麓書院、河南嵩山的嵩山書院并稱為四大書院。宋真宗時,因追念太祖自立為帝,應天順時,將宋太祖趙匡胤發跡之處宋州(今商丘)于1006年改為應天府,1014年又升為南京,處陪都地位。l009年,宋真宗將該書院正式賜額為“應天府書院”。宋仁宗時,又于l043年將應天書院這一府學改為南京國子監,使之成為北宋的最高學府之一,相當于現在的社會科學院。
后該書院在曹誠等人尤其是應天知府、著名文學家晏殊的支持下,得以大的擴展。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范仲淹等一批名人名師在此任教,更是人才輩出,顯盛一時,后人還立有《范文正公講院碑記》以茲紀念。【原標題:北宋四大書院之一 應天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