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僧大德、諸山長老虔誠崇敬的祝禱聲中,華中第一門——靈山風景區大門緩緩開啟,呈現出一副令人永生難忘的畫卷,九條水龍從天而降,噴珠濺玉,六百六十六朵含苞的睡蓮爭妍綻放,香水湖畔九百九十九個大紅燈籠高高掛起,伴著眾生廣場六百六十六條金色佛手幡的裝點,莊嚴的“大悲咒”裊裊奏起,九百九十九束冷艷光柱直刺云空,巧奪天工的山門、綺麗壯美的靈山盛景呈現眼前,完美結合,交相輝映,呈現出巍峨莊嚴,重重無盡的華嚴世界。
靈山是中國著名的佛教名山之一,兼有泰山之雄、華山之險、雁蕩之幽、武夷之奇、峨眉之秀,集“綠、水、林、泉、鳥、瀑、寺、紅”為一體,以峰巒疊嶂、怪石嶙峋、懸泉飛瀑、幽洞陡崖、云海松濤、鳥語花香為主要景觀特色,優美的自然風光和“靈驗”的傳說完美結合,相得益彰,享有“靈山山靈”的贊譽,被譽為佛教圣地、紅色故里、鳥類的世界、植物的王國。
據介紹,靈山寺始建至今有1500多年歷史,與白馬寺、少林寺、相國寺并譽為“中原四大古寺”,以“廟門東開、僧尼同寺、帶發修行”在佛教界獨樹一幟,被譽為“靈山三奇”。唐建寧公主曾在靈山寺出家。明太祖朱元璋三上靈山,敕封靈山為“皇山”、靈山寺為“國廟”、住持僧陳大用為“金碧峰禪師”,御賜半副鑾駕、金瓜、斧鉞、龍頭鳳尾禪杖,親筆御題“圣壽禪寺”匾額。清康熙51年,住持僧杲英赴印度研究佛教,成為印度佛教界一代宗師。1939年2 月,李先念在靈山寺大雄寶殿主持召開“靈山會議”。1962年,印度總理尼赫魯訪華時曾向周恩來總理提出拜謁靈山寺。1985年,靈山寺批準對外開放,自始香火日益繁盛。盛世中國,政通人和,2005年6月,靈山寺重修擴建工程全面啟動,歷時三載有余,殿堂陸續落成,佛鍍金身,法像莊嚴,蔚為壯觀。
據悉,本次盛典活動由信陽市佛教協會主辦,羅山縣佛教協會、羅山縣靈山寺和河南省靈山風景旅游開發有限公司承辦,活動本著“莊嚴、隆重、如法、大氣、節儉、安全”的原則,嚴格按照佛教儀程儀規進行。當日,在靈山風景區山門廣場、靈山寺大雄寶殿、靈山寺法堂相繼舉行了靈山寺重修落成盛典、佛像開光儀式和方丈升座儀式。【原標題:千年古剎靈山寺重修落成盛典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