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卦臺又現白龜
9月13日上午10時許,淮陽縣城內的市民蔣相玲、蔣相偉兄弟倆,像往常一樣,一塊兒到龍湖里打撈水面漂浮的死魚蝦,喂他們家養的鯰魚。沿湖至城北一公里處,在畫卦臺西側神龍橋北50米的湖畔草叢里,兄弟倆發現一只身負卦圖的白龜,神色悠然地臥于此。白龜出現處和畫卦臺前的白龜池僅隔五六十米。“這是祖宗供奉的靈物,是寶貝,世間罕見,快放回湖里!”蔣相玲驚嘆之際,看到龜甲上刻有“放生”二字,和弟弟將白龜放入湖里。
然而,白龜入水后,徘徊于水面,就是不肯離去,后又爬上岸來。兄弟倆怕白龜遇到不測遭“黑手”,猶豫再三,最后將白龜帶回家中。白龜的到來,給家人帶來驚喜之余,又面臨難題。“這是國家的東西,咱咋辦?”鄰人謝長安迅速和淮陽縣委宣傳部聯系,隨后,有關部門人員趕來,面對白龜又一次現身淮陽,驚喜萬分,囑咐他們養好白龜。至于是否放生,沒有表態。
市民分班護衛“白龜”
蔣相玲兄弟將白龜帶回家中后,由于家里沒有養殖的地方,帶往鄰人謝長安家。眾人給它或扒蚯蚓,或捕魚蝦吃。“它愛吃魚蝦,一次吃掉14只5厘米長的小魚!”蔣相玲又驚又喜地說。于是3天來大家想辦法給它弄魚吃。
白龜重現,一時傳遍縣城,人們爭相觀看。熱情接待觀看者的同時,給蔣、謝等人帶來另一個難題———白龜安全問題。據市民反映,當年第一個白龜現身養于淮陽文化館時,就有人覬覦,但由于護衛得力,竊賊未曾得手。“現在白龜在咱老百姓家里,同樣要保護好。”身為淮陽縣紗廠保衛科支部書記兼民警隊長的謝長安,牽頭組織護衛隊。他哥兒幾個和蔣氏兄弟及鄰居一二十人,晝夜分兩班牽著狼狗持械巡邏保護白龜。為加強力量,甚至連婦女們也動員起來,嚴加防范,任何可疑的人都不準接近白龜。
靈性白龜狀態甚佳
昨天,記者通過淮陽宣傳部門介紹,又經蔣、謝兄弟驗明身份后,才獲準來到淮陽縣城鐘樓街一條曲折的小胡同深處的謝長安家見到白龜。白龜精神狀態極佳,大如小盤,通體黃白色,甲負卦文,頭部兩則各有一條紅色膚紋。龜甲中部刻有“放生”二紅字。面對鏡頭,白龜昂頭視之,體態悠然。謝長安之父謝國慶對民俗頗有研究,他向記者介紹此龜卦圖,上甲5塊代表“金木水火土”,外甲10塊是“天干”,下甲12塊代表“地支”,周邊24塊代表24節氣。
據《元和郡縣圖志》載:八卦臺及壇,縣北一里,古伏羲氏畫八卦于此。淮陽有關史料記載,白龜系伏羲定都淮陽后,從蔡水得之,鑿池蓄養之,仰觀于天,俯察于地,中觀萬物,根據天地變化取象龜圖,繪出八卦。在1984年白龜現身淮陽以前,歷史上對白龜的記載,僅出自文人墨客的想像。今年白龜又一次現身,使傳說走向現實,可以說,白龜是研究伏羲文化的“活化石”。
19年前后同屬一龜說法不一
據了解,1984年8月份,淮陽東關少年王大娃從白龜池釣上一只白龜,重650克,送給文化館收養,當時專家鑒定白龜年齡為250多歲。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取“回歸”諧音及意義,淮陽縣于當年8月1日放生白龜。由于2003年9月13日出現的白龜甲上刻有“放生”二字,市民們推測,此龜可能是19年前的那一只。謝長安給該龜測量的體重為1150克。白龜的出現引起媒體的關注。有媒體認為此白龜是19年前出現的那一只。昨天,淮陽縣委宣傳部有關負責人指出,此說法有誤,無論從該龜的重量推測,或者是從放生時留的標志來看,都不是同一只。他們將盡快組織專家、19年前白龜的見證人對此白龜作進一步的驗證。(梁照曾徐啟峰)【原標題:身負卦圖的白龜再現河南淮陽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