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天和尚念一天書”是對釋延超的評價,這可不是貶義,因為他就讀北京大學哲學系研究生。見到他時,他袈裟披身,目光明亮,語調(diào)舒緩,用充滿禪意的語言,讓人感受到佛門人的睿智。他說,哲學和佛學有相通之處,用哲學的觀點來解釋佛學,則更易讓大眾明白。“永遠不要問為什么,因為得不到答案,太過執(zhí)著就是死角,永遠放不下。”
1983年,在靈春師父的介紹下,釋延超來到了千年古剎少林寺,拜見了住持永信大師。永信對這個小孩兒格外喜歡,和他進行了長時間的交談,竟有一種如遇知音的感覺,便收下了延超。那一年,延超剛滿14歲。這應該說是延超“前世與佛有緣”的又一佐證。
延超來少林之前沒接觸過武術。但是少林有武術的傳統(tǒng),他便在永信師父的指導下學習一些拳法,不學不知道,可這一學不要緊,倒把師父嚇了一跳——延超的武術的領悟力居然也是超常的!一套由六十多個動作組成的小洪拳,他只用了一個晚上就學會了。更不說那些兵器,幾乎是摸啥啥靈。短短幾年時間,他在武術上已經(jīng)達到了一個很高的境地。
他的故事莫明其妙地不脛而走,外面的人更是附著了很多神話的味道:少林寺有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年輕僧人,佛經(jīng)一看就會,拳法一學就懂,連李連杰都不是他的對手,曾經(jīng)一個人力敵十大惡棍……【原標題:鞏義青龍山慈云寺住持——釋延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