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秀美山水 >> 瀏覽相關信息

扛起老史旗幟的劉莊

2014/5/7 10:26:58 點擊數: 【字體:

 

    劉莊常常迎來的大批“外來闖入者”,不管是走進圍墻,還是走進村民家,劉莊人早已習以為常。而對這些參觀的游客來說,必須要去的地方,則是位于劉莊村中心位置的史來賀紀念館。
  
    參觀者太多
  
    過年也要開門
 
    史來賀紀念館位于劉莊村委會辦公樓東側,是一座造型十分別致的三層建筑,緊靠著高高的六層觀光平臺。乳白色的外墻瓷磚,與藍寶石般的玻璃相間。朱紅色銅釘門,極富民族特色。 
 
     就在河南商報記者探訪劉莊時,來自河北邢臺臨城縣南孟村的30多名村民,扶老攜幼,也正在此參觀。這其中有來過的,這次又專門帶著家人來,“就是讓大家都看看。”
  
    史來賀紀念館,免費對外開放,免費講解,不管什么時候,只要有人來參觀,工作人員隨時接待。
 
     劉莊村委會副主任劉俊榮說,別說一般的節假日,就是過年,也得安排人值班。從上世紀50年代劉莊因為皮棉畝產達到53.5公斤,成為全省乃至全國的先進單位,史來賀受到周恩來總理接見后,劉莊就出了名,開始接待一撥撥的各方來客。這其中,除了部分黨政機關工作人員、基層干部,還有許多普通老百姓。
  
    劉俊榮說,一些國家領導人來參觀時,她經常負責參與接待,見過許多次國家領導人握著史來賀的手,激動不已。
 
     紀念館就是劉莊的歷史
  
    劉莊人對紀念館感情也很深。
  
    劉莊原來有個村史展覽室,面積不是很大,兩間屋左右。劉俊榮回憶,2003年4月23日,史來賀病逝后,許多村民非常悲痛,一些老人說:“哪怕我有一天老糊涂了,不認識人了,也不會忘記老書記。”
  
    當時,村民們紛紛要求:希望有個地方,能經常瞻仰老書記的音容笑貌。為此,村里建過一個臨時紀念館。后來,如今的這個紀念館開建,3年前正式落成。
  
    多年來,富裕起來的劉莊接待了大批國內外客人。先后有1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政要、專家、學者及全國各省、市、自治區近千萬人次,到劉莊參觀考察。人數最多時,一天要接待38批次的客人。紀念館開館3年來,累計已接待30多萬人次。
 
     占地19畝,建筑面積4000多平方米,上下三層,布展照片300多幅,各類展品100余件……這里所展示的一切,集中展現了劉莊從赤貧到富裕的過程,以及史來賀付出的心血。史來賀的雕塑,安放在一樓大廳中央。3年來,每到清明時節和史來賀去世紀念日,劉莊村民和周邊村民,都會自發前來,列隊敬獻花籃,深深鞠躬行禮,表達緬懷之情。
  
    也許,外人很難理解劉莊村民對老書記如此深的感情,但只要想起這樣一個人,把劉莊從“方圓十里鄉、最窮數劉莊”變成如今的模樣,也許一切都可以理解了。
  
    “劉莊的思想,七里營的衣裳”
  
    上世紀50年代,涌現了一大批和史來賀同時期的勞模,讓劉莊村民驕傲的是,多年過去,當其他不少人銷聲匿跡時,史來賀卻始終堅守著一條正確的路。
  
    在周邊村子里,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劉莊的思想,七里營的衣裳”,當時最好的衣裳出自七里營鎮,在大家看來,這兩樣都是最好的,值得羨慕的東西。
  
    劉莊村民現在的生活,讓不少鄰村人羨慕。不少村莊試圖復制,沒有成功。村民認為,劉莊無法復制在于領導人無法復制,“他們沒有一個好帶頭人。”
  
    這種想法,不僅存在于村民間,一些村干部也這樣認為。
  
    也有人說,找個像史來賀那樣的村干部本來就很難,更何況“一個村再像劉莊那樣靠喇叭廠、造紙廠、制藥廠起家,幾乎不可能了,那個時代過去了”。
  
    十幾年前,史來賀曾幫一個鄰村建造紙廠,免費送給對方機器,并派出人員專門指導,但以失敗告終。據村民說,是那些村子僅僅獲得了一點小利,村民就起了私心,自此,史來賀不再過問其他村的事情。
  
    多年以后,劉莊村民依舊驕傲地說:“他們沒成功,就是沒有一個好帶頭人。”
  
    為了碧水藍天,花錢也值
  
    如今,劉莊人在“守業”的同時,并沒有完全固守史來賀留下的東西,而是能夠根據時代發展的需要,不停改進。
  
    如今的村黨委書記史世領剛上任時便認識到:“如果沒有不斷否定自我的精神,就會走向死亡。創業難,守業更難;要想守好業,必須創新業。”
  
    一個例子是,因為近年來環保越來越被重視,2006年,劉莊忍痛砍掉了一年有1200萬元增加值的造紙廠。這在史來賀時代,曾經也是一眾村辦企業里賺錢的工廠,但劉莊人認為,賺錢必須要跟得上健康生活,幸福指數才能更高。對此,史來賀臨終時曾囑咐:“未來咱村發展必須要環保先行,否則不進則退。”
  
    因為劉莊是國內規模最大的抗生素藥品原料生產基地之一,水污染問題曾長期得不到根本解決。在關掉造紙廠后,劉莊緊接著又投入1.8億元,建成了全國村級最大、最先進的大型污水處理廠。而今,通過微生物技術處理后的工業污水與民用污水,完全達到了國家排放標準。
 
    雖然該污水處理廠不僅一次性投入大,而且運行費用極高,單是運行成本每年不低于3000萬元,但劉莊人卻說,為了子孫后代和碧水藍天,這筆錢花得值。
  
    史世領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曾說:“時下我們劉莊的GDP,是扣除了資源耗減價值和環境損失價值的,是沒有水分的,是純綠色的。”
 
     報告老書記
  
    劉莊村感悟史來賀系列報告
  
    “身教重于言教”

 
     報告人:劉莊村民、原劉莊婦聯主任 夏治香
  
    老書記,我跟著您工作了幾十年,雖然您離開了我們十年,我卻覺得您一直沒有走。
  
    您這個人,不怕吃虧,操心全村人,還善于做思想工作。我印象最深的是,當時成立合作社時,有家人就是不愿意加入,別人都覺得他思想落后,但是他就是一聲不吭。有一天您找他,問他為啥不愿意,他說,自己辛辛苦苦養了一頭騾子,怕交上去后,別人用的時候“打得太狠”,他實在是心疼騾子。
  
    您一聽,馬上就告訴他,等加入了合作社,讓他負責管理牲口。這樣一來,他立刻就同意了。
  
    我覺得吧,您是一步一步做榜樣做出來的,人們都說,“身教重于言教”,您自己首先大公無私,別人就不好意思計較什么了。還有,您不管做什么,都讓自己首先成為專家,您是內行,別人自然都會跟著您。
  
    老書記,您去世前,還惦記著村里一個腿腳不好的人,讓人過去問問他生活咋樣。
  
    我可以告訴您,這十年來,我們劉莊還是像您在的時候一樣,就是因為,您什么事都做到了前頭。
  
    “最難就是‘不跟風’”
  

    報告人:劉莊村民 李明富
  
    老書記,我最佩服您“不跟風”。
  
    在多村合并“高級社”時,您就告訴我們說,您長期做農村工作,知道這樣做結果不會太好,因此只讓劉莊單獨成立高級社,不和其他村合并。為此,您被孤立很久,開會不通知,您就自己去,文件不給您發,您就跑到別的村借。果然,不到一年,其他高級社都解散了,還有的為爭財產,或者因為肥牲口交上去回來變瘦了,兩個村打架的。
  
    我們那時候就覺得,老書記您就是明智。
  
    不過,您做的很多事,不知道替我們擔了多少風險。
 
    現在,劉莊仍然是集體經濟。老書記您曾說,不管別人怎么樣,關鍵是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路。(原標題:扛起老史旗幟的劉莊)作者:李肖肖




責任編輯:C005文章來源:河南商報(2013-09-29)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途W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