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魏許都故城:重大歷史事件的發生地
2014/5/13 16:00:15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許昌市區東南18公里處的許昌縣古城村旁,有一座高大的門樓,上寫“漢魏許都故城遺址”。近日,該遺址正在申報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漢魏許都故城又稱張潘故城,無數重大的歷史事件就發生在這里。
故城遺址依稀可辨
在許昌縣古城村一帶,依稀可見漢魏許都故城遺址。故城分為外城、內城,如今,外城遺址依稀可見,宛如游龍;內城在外城東南方向,呈正方形,面積約1.44平方公里,高出地面約3米,輪廓較為分明。內城的土城墻有一少部分尚存,大部分已夷平為耕地。外城的范圍包括許昌縣張潘鎮的營王村、任莊村、古城村、門道張村、吳莊、劉莊、焦莊、董莊等,內城包括盆李南村、北村等。
漢魏許都故城內城的西南方向有一處高臺,這就是著名的毓秀臺,是漢獻帝率百官祭祀天地的地方,臺上有天爺殿、天王殿、東西廂房、山門等建筑。在漢魏許都故城遺址,很多建筑已不復存在,但毓秀臺仍聳立著,成為珍貴的遺跡。文物專家介紹說,毓秀臺是漢獻帝祭天的地方。古時的毓秀臺建筑物林立,氣勢非凡。據傳說,臺下有齋宮、神廚、宰牲亭等,是皇帝祭祀前沐浴、齋戒和準備祭物的地方;臺頂為祭祀場,場正中聳立著一座雄偉的廟宇玉皇殿。廟頂為圓錐形,廟基為方形,體現了古代天圓地方之說。殿中有一尊玉皇大帝塑像,雍容大度,儀表端莊。玉皇大帝古時稱“天神”,每年春季,漢獻帝就在此處“祭祀天神,以祈豐年”。從玉皇殿拾級而下,是青磚鋪地的廣場,矗立著象征四方的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石像,正中為青銅神壇,這里是天子每年秋天祭天處。據說,廣場的兩旁還建有獨特的月神臺和雨神臺,每到望月之夜或夏日干旱時,天子就前來祭月或求雨。在毓秀臺的南端,還有一山門,有99級臺階通到臺頂,象征“登九十九重天才能叩見玉皇大帝”。
據了解,上世紀70年代,在漢魏許都故城先后發現了漢代銅鼎、銅司馬將印、銅矛等。上世紀80年代,在漢魏許都故城北門口發現了戰國玉璧、部曲將印等。多年前,許昌縣張潘鎮盆李村一位農民植樹時,在距地表深1米左右的土層內挖出了“四神”青石柱礎。經專家鑒定后,戰國玉璧、“四神”青石柱礎被確定為國家一級文物。在出土“四神”柱礎的附近,過去還曾出土過帶有漢畫的青石櫨斗、青石方板、青石奠基石、刻有卯槽的覆盆式青石柱礎及刻有“萬世千秋、千秋萬歲”和“萬歲”銘文的完整瓦當及斜面小磚等。
故城承載太多歷史
漢魏許都故城承載了太多的歷史。文物專家介紹說,周朝時,許都故城為許國的國都。到了秦朝,秦始皇統一六國,推行郡縣制,把此處設為許縣,而此后許縣聲名遠揚則要歸功于曹操。
公元196年,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曹操迎漢獻帝到許縣后,在原城池的基礎上,蓋宮室,筑殿宇,建官署府第,修糧倉、武庫,辟園林,擴街道,立宗廟,使這里成了豪華的京都。經過曹操的擴建,許縣面貌大變,已經完全具備了帝都的氣派。據《許昌縣志》記載:“城內的建筑除街房、民宅、官署外,著名的還有許昌宮、景福殿、承光殿、永始臺、毓秀臺、丞相府等。”
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曹操之子曹丕取代漢獻帝,建立魏國,并遷都洛陽。次年,曹丕以“漢亡于許,魏昌于許”之意,改“許縣”為“許昌”,這就是“許昌”最初的來源。同時,他還列許昌為魏“五都”之一。據《元和郡縣志》記載:“魏遷都洛陽,宮室、武庫猶在許昌。”曹丕在位不滿7年,卻先后4次“行幸許昌宮”,并委派司馬懿鎮守許昌,可見許昌在曹操父子心中的地位。
作為重大歷史事件的發生地,許都故城受到很多名人的關注。1981年,毛澤東、羅仲言、陳紹廉3人到漢魏許都故城遺址。毛澤東等人在那里徘徊很久,游覽了魏都舊墟。
價值較高 亟待保護
文物評估專家認為,漢魏許都故城是重大歷史事件的發生地,對研究漢代及三國時期魏國的歷史具有重要的價值。特別是出土的部分建筑構件“四神”青石柱礎、帶有漢畫的青石櫨斗和刻有“萬世千秋、千秋萬歲”和“萬歲”銘文的瓦當等重要文物是研究漢末建筑文化的珍貴實物。漢魏許都故城作為都城雖然歷史較短,但是城市布局和城墻等比較完整,在城內現存有許昌宮、景福殿、承光殿、永始臺等建筑遺址,對研究城市發展史具有重要的意義。另外,漢魏許都故城出土文物眾多,遺存豐富,時代特點比較顯著,在研究漢魏文化方面具有重要價值。
1980年,漢魏許都故城遺址被許昌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86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雖然歷屆政府都為保護漢魏許都故城遺址作出了努力,但是故城遺址的保護狀況仍不容樂觀。如今,漢魏許都故城的內外均為農田和居民住宅區,現代社會的發展與建設,對該遺址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損壞。多年來,農田、水利、道路建設等人為的破壞,使故城遺址大部分地段被夷平、掘毀,形成豁口,破壞了故城遺址的完整性。政府雖明令禁止在保護范圍內搞建筑,但人為的破壞仍時有發生,這給故城遺址的保護帶來了諸多困難。此外,受風侵雨蝕,故城城墻不斷遭受損壞,有些地段已經難以辨認。所以,漢魏許都故城遺址亟待妥善保護和管理。(原標題:漢魏許都故城:重大歷史事件的發生地)作者:楊曉燕
責任編輯:C005文章來源:許昌網(201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