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秀美山水 >> 瀏覽相關信息

曹魏帝王與清商樂舞

2014/6/13 8:58:07 點擊數: 【字體:


 
    中華文明,根在河洛。而在熠熠生輝的河洛文化中,有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那就是詩、樂、舞三位一體的樂舞文化。千百年來,無數帝王將相、才子佳人鐘情于此,在洛陽留下了許多與樂舞有關的故事。

    清商樂源遠流長,被稱為“華夏正聲”。它興盛于魏晉南北朝時期,是漢族傳統俗樂的代表,在古代樂舞史上有重要地位。曹魏帝王對清商樂情有獨鐘,專門設立清商署進行管理,曹操甚至留下遺令,死后讓銅雀伎對著自己的陵墓繼續表演。

    1  離不開清商女樂的曹操

    關于清商樂的來源,有兩種說法:一說源自古代的商歌。因“清,商也;濁,宮也”,商歌即有清商之意。一說源自漢樂府相和歌中的清商三調。三調包括平調、清調、瑟調,清調以商為主,以清商代表的三調,故稱清商三調。

    所謂相和歌,本是漢代北方的民間謠曲,因“絲竹更相和,執節者歌”而得名。由此演變而來的清商樂,伴奏樂器也離不開琴、瑟、笙、簫等,有一種凄婉清新之美。事實上,許多清商曲就是一直作為琴曲流傳的。

    說起清商樂的興起,離不開洛陽人杜夔(kuí),他精通音律,東漢時長期擔任雅樂郎。漢末大亂,樂章亡佚,他也離開洛陽,投奔了荊州劉表。曹操平荊州后,十分欣賞杜夔的音樂才能,讓他創制樂舞。杜夔善琴,常彈奏《廣陵散》,嵇康就是從他的兒子杜猛那里學得此曲的。杜夔身邊團結了一批樂舞人才,對清商樂的整理和流傳發揮了重要作用。

    清商樂是女樂歌舞,多以愛情為題材,風格柔婉動人,深得曹操喜愛。他在原配丁夫人離家后,將歌舞藝人出身的卞夫人扶為正室。卞夫人為人低調,處事恭謹,為他生下了曹丕、曹植等四個兒子。對這位難得的賢內助,曹操終生都十分敬重。當然,曹操是吒咤風云的英雄,也是風流倜儻的詩人,一生姬妾頗多,與洛陽舞女來鶯兒的一段情緣,更是令人唏噓不已。

    據史料記載,曹操“登高必賦,乃造新詩,被之管弦,皆成樂章”。他常依照清商三調的樂曲賦詩,平時清商女樂也不離左右,通宵達旦為他表演。來鶯兒色藝雙絕,被曹操選在身邊。可她喜歡上了曹操的侍衛王圖,一次兩人纏綿誤了軍機,王圖按律當斬。剛烈多情的來鶯兒愿代情人一死,曹操很舍不得,讓她先為自己培養一個樂舞班子。來鶯兒如期完成任務,報了曹操的知遇之恩,然后撞頭而死。

    公元220年,66歲的曹操在洛陽走到了生命盡頭。他留下遺令,死后讓姬妾和清商女樂住在銅雀臺(今河北臨漳)上,每逢初一、十五的上午,讓她們向自己的陵墓表演樂舞,仿佛他仍能看到一樣。

    因為這一遺令,后人對銅雀伎深表同情。唐代劉商就在詩中寫道:“魏主矜蛾眉,美人美于玉。高臺無晝夜,歌舞竟未足。盛色如轉圜,夕陽落深谷。仍令身歿后,尚足平生欲……”是耶?非耶?沒人說得清。

    2  縱情聲色的魏文帝曹丕

    曹操的兒子魏文帝曹丕,也是一個癡迷清商樂舞的主兒。公元220年,他代漢建魏,專門設立了一個管理清商女樂的機構,就叫清商署。

    作為建安文壇的領軍人物,曹丕和曹操一樣,也依清商三調的樂曲賦了不少詩,詩風華麗,情調傷感。如他的代表作《燕歌行》是現存最早的七言詩,描寫了少婦思念遠方丈夫的心情: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

    群燕辭歸鵠南翔,念君客游多思腸。

     慊慊(qiàn)思歸戀故鄉,君為淹留寄他方。

    賤妾煢煢(qióng)守空房,憂來思君不敢忘,不覺淚下沾衣裳。

    援琴鳴弦發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長。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漢西流夜未央。

    牽牛織女遙相望,爾獨何辜限河梁。

    曹操去世不久,曹丕就開始縱情聲色。洛陽女子孫瑣9歲即能歌舞,她“丹唇皓齒,素雅而美,改曲變度,聲協鐘石,氣韻風律,舞妙莫巧”,15歲入宮后,深得曹丕寵愛。為迎娶一名姓薛的妃子,他還在洛陽上演了一場樂舞迎親大戲。不過,因“高陵之土未干,就張宴設樂”,他也備受時人詬病。

    深得曹操賞識的杜夔,在曹丕登基后被任為太樂令、協律都尉。杜夔有一個對頭,就是鑄鐘工柴玉。此人心靈手巧,所鑄的鐘很受達官貴人喜愛。杜夔也曾令他鑄鐘,但覺得他鑄的鐘“聲均清濁多不如法”,就多次令他重鑄。柴玉很不高興,認為杜夔故意跟自己過不去,拒不照辦,兩人找曹操評判。曹操經過反復辨別,確定是柴玉沒把鐘鑄好,就打發其喂馬去了。

    曹丕喜歡柴玉,因此對杜夔耿耿于懷。他稱帝之后,在一次宴會上令杜夔為賓客吹笙鼓琴,并讓杜夔向柴玉學習。面對這種羞辱,杜夔難以從命。曹丕很不高興,便找個由頭將他革職,杜夔很快郁郁而終。

    曹操死后,想讓姬妾和清商女樂住在銅雀臺,繼續向著自己的陵墓表演歌舞。不過曹丕沒聽這些,等父親一死,他就將那些姬妾和女樂弄來自己享用。后來曹丕病重,他的母親卞太后前來探視,發現旁邊侍奉的宮人全是“昔日主所愛幸者”,不由大怒。

    對這個皇帝兒子的做法,卞太后唯有嘆息:“真是禽獸不如啊!你死了,連狗鼠都不會吃你的!”她拂袖而去,直到曹丕去世都沒來再看他一眼。

     3  清商樂舞的后世流傳

    清商樂“從容雅緩,猶有士君子之風焉,它樂則莫與之為比”,曹魏帝王莫不醉心于此。曹丕死后,其子曹叡繼位,就是魏明帝。他也經常為清商樂舞賦詩填詞,所蓄清商女樂有上千人。魏齊王曹芳耽于淫樂,更是“每見九親婦女有美色,或留以付清商”,有點姿色的女子都被他弄到清商署去了,清商樂舞因此大為興盛。

    晉武帝司馬炎代魏立晉后,仍保留了樂舞機構清商署。永嘉之亂后,一部分清商樂傳入涼州,與龜茲樂結合成為西涼樂;一部分隨東晉政權傳到長江流域,與吳聲、西曲等相結合。清商樂的內容越來越豐富了,既包括中原舊曲、漢魏雜舞,也包括江南新聲。

    這個時期,最著名的清商樂舞當數白纻(zhù)舞。它常表現愛情、離情與及時行樂等內容,因表演者身穿白纻制成的輕盈舞衣而得名。

    作為漢民族傳統俗樂的代表,清商樂舞對后世影響很大。南朝齊時,精通音律的王僧虔肯定了曹魏帝王對清商樂舞的奠基作用:“今之清商,實由銅雀。魏之三祖(指曹操、曹丕、曹叡),風流可懷。京洛相高,江左彌重。”南朝陳后主的《玉樹后庭花》《春江花月夜》等作品,都與清商樂一脈相承。

    北魏統一北方后,得到江東所傳中原舊曲及江南民間樂舞,統稱清商樂。公元589年,隋文帝楊堅滅陳統一中國,他特別重視清商樂,將其置于清商署中,并進行一番“去其哀怨,考而補之”的整理工作。

    隋煬帝將清商樂舞簡稱為清樂,并置于宮廷九部樂的首部。到唐時,宮廷樂舞增為十部樂,它仍排在第二部。直到武則天統治時期,清商樂才逐漸衰落消亡。

(原標題:曹魏帝王與清商樂舞)作者:張廣英

責任編輯:C005文章來源:洛陽晚報(204-06-10)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