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丘永城這座老城的東北角,聳立著一座古代佛塔,它掩映在蒼松翠柏之中,近千年的風雨剝蝕,絲毫沒有磨損它佛家的氣度,于淡泊中透出幾分威嚴,這就是崇法寺塔。每當云朵冉冉從塔頂繞過,梵鐘聲聲,白云裊裊,總會讓人產生無限的遐想,這一景象被稱為“寶塔盤云”為商丘永城八景之一。
崇法寺塔位于崇法寺內,寺廟建于唐代,塔建于宋紹圣二年,佛塔是佛教的圣物,佛塔和佛教是緊密相連的。佛教最早產生于印度,在東漢時傳入中國,佛塔的建筑藝術隨之也傳入我國,是我國古代轉塔建筑藝術的代表之作。2006年05月25日,崇法寺塔作為宋代古建筑,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崇法寺塔共有九層,高34.6米,全塔由地宮、塔基、塔身、塔剎四部分組成。這座塔始建于公元1093年,也就是北宋時期的紹圣元年,到1098年全塔落成,歷時五年,雖然經過了九百多年的風雨滄桑,但是這座塔仍然高聳挺拔。它的塔身結構為八角形,第一層高五米,直徑7.7米。東、南、西三面設有佛龕面門,這里原來應該供奉有佛像。北面設有登塔的小門,由此可以攀援而上,直登塔頂。整座佛塔由底向上逐漸收小,遠遠望去,塔身呈角錐型。每層檐下均有仰蓮相托,仰望塔身,如九朵蓮花開放。
登塔遠眺,已成為來商丘永城士子們閑暇時的游覽項目。這些堅硬的青石踏步,被游塔的人們用腳步踏磨得十分光亮,這凹陷下去的青石板見證了歷史,見證了崇法寺曾經有過的輝煌。
【小編科普】
崇法寺塔在每一層塔窗外的平座上,都有一些小石槽,這些石槽是干什么用的呢?
崇法寺塔原來上面有欄桿,這個欄桿不會太高,它是一種示意性仿樓閣式的。這些欄桿大概也就是五六十公分,開的有一個槽,這個槽正好把伏地梁。如果安樓閣式圍欄的話,正好卡在里面。據專家考證,原來每一層平座上都應該有一圈圍欄。但是,這種圍欄只是示意性的,像一種古建筑,樓閣式建筑,由于到上部以后,基于平座和塔檐之間的高度不夠了,也許沒有行人的功能。
亮點
一般人會認為崇法寺塔應該是磚石結構,但是,這座塔卻是一座罕見的木構磚塔。在塔身里隱藏著木骨,用以支撐塔身。這種現象在全國的佛塔建筑中并不多見。特別是塔的內部結構,進去以后,盤旋著,或者穿心著,或者穿壁繞平座就上去了。從里邊來回折轉折轉,一眼就能看到頂部。
TIPS:
門票:免費
地址:河南省商丘市永城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