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飛廟
在河南省湯陰市岳飛故里有一座“宋岳忠武王廟”。它原名精忠廟,位于河南省湯陰縣城內西南街。這座古建筑始建時間無考,今址是明景泰元年(1450年)重建。歷代曾多次重新修葺并擴建,至今占地6400余平方米,六進院落,房屋建筑100余間。走進這里,感受到的是北宋年間岳飛抗金的英勇,哀嘆的是一世豪杰終被奸人陷害。
湯陰岳飛廟精忠柏
這座岳飛廟,其內含豐富,殿堂雄偉,碑碣林立,與開封、武昌和杭州岳飛廟統一稱為全國四大岳飛廟,其規模僅次于杭州岳飛墓廟。這座廟坐北朝南,外廊呈長方形。臨街大門為精忠坊,面西,是一座建造精美的木結構牌樓,斗拱型制九踩四昂重翹。坊之正中陽鐫明孝宗朱祐樘賜額“宋岳忠武王廟”,兩側八字墻上用青石碣分別陽刻“忠”、“孝”兩個大字。字高1.8米,遒勁端莊,格外醒目,過精忠坊為山門,坐北朝南,三開間式建筑,兩側扇形壁鑲嵌有滾龍戲水浮雕,門前一對石獅分踞左右。
精忠報國
山門檐下一排巨匾,上書“精忠報國”、“浩然正氣”、“廟食千秋”,是當代書法家舒同、楚圖南、肖勞的手跡。明柱上嵌有當代文學家魏巍撰書的楹聯:“存巍然正氣;壯故鄉山河。”
岳飛廟奸臣塑像
山門對面為施全祠,內塑施全銅像,前石階下秦檜、王氏、萬俟卨、張俊、王俊五奸黨鐵跪像呈鎮壓之勢。這么多年過去了,他們還是要遭世人唾罵。這也時刻提醒著我們,要做個正直的人。
受世人唾罵的奸臣像
拾級入廟,古柏蒼勁,碑碣林立,東有肅瞻亭,西有覲光亭,儀門前兩道高大的碑墻把這岳飛廟里辟作東西兩個小院。院中各有亭子一座,東曰“肅瞻”,西曰“覲光”。
歷代石碑
在林立的碑刻中,有明清帝王謁廟詩篇,有名代重修擴建古廟勝跡的記實,更多的是歷代文人學士頌揚英雄的詩詞歌賦。尚存近200塊。
正殿
穿過御碑亭,就看到了岳廟之主體建筑——正殿。該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斗拱型制為五踩重翹重昂,硬山式建筑,高10米。看上去體態穩重,氣勢恢宏。殿門楣上懸有五塊巨匾,分別是“乃武乃文”、“故鄉俎豆”、“忠靈示泯”、“百戰精威”、“乾坤正氣”。其中“百戰神威”和“忠靈未泯”為清帝光緒和太后慈禧所題。
岳飛彩塑塑像
正殿中央為岳飛彩塑坐像,看上去英武魁偉,正氣凜凜,想他生在當世,也應是帥哥一枚。坐像上方懸“還我河山”貼金巨匾,兩側鑲嵌張愛萍將軍題寫的楹聯“朱仙鎮血戰喪敵膽,風波亭長恨遺千秋”。仔細環顧四周墻上,懸掛著國內現代著名書畫家頌揚岳飛的書畫墨寶,好氣勢。
三代祠
移步大殿后院,可以接著參觀寢殿、岳云祠、四子祠、岳珂祠、孝娥祠、三代祠等。寢殿上方懸有現代著名書法家商向前、沈鵬等題寫的匾額和魏傳統等的楹聯,內陳列著著名的書法珍品《出師表》石刻,有刻石140余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