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秦檜夫婦跪像,人們就想到了杭州岳飛墓前的那一對。其實,大陸上的秦檜夫婦跪像尚存有七對:
秦檜夫婦跪像:位于杭州市西湖邊棲霞嶺下岳王廟中側岳飛墓前。像為鐵鑄人像,秦檜夫婦反剪雙手,面墓而跪,形象沮喪。
秦檜夫婦跪像: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株嶺山東端、老虎山西側岳飛母姚氏墓前。像為石質,今巳殘損。構形略與杭州岳飛墓前之鐵鑄跪像同。秦檜夫婦似有求饒之勢。
湯陰秦檜夫婦跪像:位于河南省湯陰縣城西南隅岳飛廟施全祠前。湯陰宋時為岳飛故鄉,后人在此設廟并鑄秦檜夫婦鑄像。因游人多用手抓摸,使鐵像上部錚然發亮。
朱仙鎮秦檜夫婦跪像:位于河南省開封市西南朱仙鎮西北隅岳飛廟前。朱仙鎮在宋時是岳飛北伐駐軍并大戰金兀術的地方。像為鐵鑄,成赤身綁跪狀。每逢正月十四至十六日,鎮民紛紛前來這里,置自造秦檜夫婦紙像于柴草中,放火焚燒,以解心中之恨。
淮陽秦檜夫婦跪像:位于太吳伏羲陵內,跪像為生鐵鑄就,像上身赤裸,雙手反剪,似有求饒之勢。
岳飛墓,亦稱岳墳,位于杭州棲霞嶺南麓,建于南宋嘉定十四年(1221年),明景泰年間改稱“忠烈廟”,經歷了元、明、清、民國,時興時廢,代代相傳,一直保存到現在。現存建筑于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重建 ,1918年曾大修,1979年按南宋建筑風格全面整修 ,使岳廟更加莊嚴肅穆。墓道兩旁陳列的石虎、石羊、石馬和石翁仲,是明代的遺物。 1961年岳墓被列為國家級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岳飛(1103~1142年),字鵬舉,相州湯陰(今屬河南湯陰)人,南宋時期的抗金名將,多次打敗金軍,屢建奇功。紹興十年(1140年),出師中原,收復鄭州、洛陽等失地,大破金兵于郾城,正欲乘勝北進,被趙構、秦檜逼令班師,解除兵權,授任樞密副使,不久被以“莫須有”的罪名誣陷謀反,下獄。紹興十一年(1142年)除夕的前一天,被害于臨安府(今杭州)大理寺。[1]
岳飛被害以后,獄卒隗順背負其遺體逃出臨安城,至九曲叢祠,葬于北山。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孝宗即位,以禮改葬岳飛遺體于棲霞嶺的南麓。以后歷朝歷代都對岳飛墓進行過重修。現 在所見岳飛墓是1979年重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