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東水門外七里曰虹橋,其橋無柱,皆以巨木虛架,飾以丹艧,宛如飛虹。
——《東京夢華錄•卷一•河道》
虹橋是中國古代橋梁史上的一項重要的創造,被列為中國十大名橋之一,也是清明上河園中的一處主要景觀。它橫跨“汴河”,其勢如虹,上可走馬過人,下可載貨行舟。游人每經此處,都要忍不住要多看兩眼,或依欄攝影,留作紀念。
虹橋是飛架在汴河之上。據史書記載,汴河始于戰國的魏,通于隋,暢于宋,上起河洛,下至淮泗,直通長江,為北宋南北貫通的大動脈。各地所產的糧食,所收的賦稅,各種奇珍異果都是沿著這條河運到京城來的。汴河對于當時的北宋可謂至關重要。由于舟船往來,客商眾多,于是在河的兩邊就出現了許多店鋪,在當時的東京城,汴河兩岸是最繁華熱鬧的地方,虹橋左右讓鋪林立,舟船如梭,商賈云集。今天的虹橋下面,是東京碼頭,諸位感興趣的話,可以蕩起宋式木船,飽覽北國水城的萬頃碧波。(原標題:虹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