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秀美山水 >> 瀏覽相關信息
精彩推薦
專題推薦
    沒有記錄!

開封府題名記碑(2)

2012/3/29 11:24:35 點擊數: 【字體:

    
    為強化吏治,政府勢必要采取措施。開封府立《開封府題名記》碑,就是舉措之一。

  北宋時期,各級官廳亦各立本廳歷任官員題名碑,這是個簡單的流水賬,記的就是官員姓名官職到任和離任日期。這種“流水賬”,西晉時就已經出現,到了北宋,更為盛行。

  北宋著名政治家司馬光在《諫院題名記》中說,這樣做可使后人“歷指其名而議之,曰某也忠,某也詐,某也直,某也回”,對官員是一種警戒。對貪瀆者,老百姓指著名字大罵像被人戳脊梁骨,有點廉恥的人都不會好過。對盡責者,老百姓的指名褒獎也是道德教化的一種。

  《開封府題名記》碑顯然實現了一定的道德教化作用。據文獻記載,早在北宋,包公就備受敬仰,男女老少皆知其名。南宋時,他在碑上的名字被仰慕者觸摸得“指痕甚深”。歷經元明清民國,指痕更深,變成“小坑”,名字不存。包公名不在碑而有口皆碑,民心燭照,足以激發后代官吏之勤修德政。

  元朝文學家王惲在開封看到此碑時寫道:“拂拭殘碑覽德輝,千年包范見留題。驚烏繞匝中庭柏,猶畏霜威不敢棲。”

  王惲看到石碑時,包公的名字還在,其正氣“霜威”,仍能震懾貪瀆。直到今天,開封民間仍有傳說:“如果你不是貪官,用手指觸摸包拯的名字,手指就不會發黑。如果是貪官,觸摸后手指就會黑。”

  石碑之上N個謎團

  這通石碑刊刻北宋一代開封府長官的大部分題名,上自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開封府第一任府尹咎居潤,下至宋徽宗崇寧四年(1105年)的李孝壽,共計183任。每任,均以大書書其姓名,名下刻小字記其官銜及任職時間,多呈雙行豎刻。

  細察此碑,我發現諸多謎團。這通石碑沒落鐫刻者姓名,也沒鐫刻日期,前后刻寫字體和書寫方式都不一樣;有的老子當開封知府,把子侄輩的姓名也題刻上了;碑面上并沒有刻滿,還留有40余人的空位,這是怎么回事呢?

  細看石碑,第138任是李清臣,第139任是王安禮,兩人刻名緊挨著,而從第一任咎居潤到李清臣,人名排列規整,字跡大小基本一致,刻書風格基本相同。開封市博物館原館長徐伯勇認為“李清臣以前,似為一氣呵成”。

  由此可知,這塊石碑的第一位題刻者是王安禮,時間是他當開封知府的前后,即公元1081年至1082年。他以當時府衙所存檔案資料為依據,題刻了他之前的138任開府知府,即從第一任咎居潤到第138任李清臣。

  至于從139任王安禮至183任李孝壽40余人,姓名字跡大小不一、刻寫方式不一致,河大宋史專家周寶珠先生認為,“似為多人多次直刻”。

  碑文上,多人名下有注文,老子當官,把兒孫的名姓也都刻上,如第38任呂夷簡名下刻“天禧四年九月龍圖閣直權學士知子公綽公弼公著公儒曾孫嘉問”。這是因為,他的三兒一孫公綽公弼公儒和孫子嘉問相繼任過開封知府,所以都刻上了。

  這樣的情況反映在碑文上,還有程羽魏羽梁顥韓絳李肅等人,都是因家族中兩人以上先后任開封知府,其名下加刻子、孫、侄之名。(原標題:開封府題名記碑(2))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互聯網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