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周王城遺址北依邙山,南臨洛河,位于王城公園一帶。經過數千年的滄桑巨變,當年東周王城的宮殿太廟,在今日的地面上已難覓蹤跡。穿過周王城廣場兩側林立的高樓,走進位于廣場地下的周王城天子駕六博物館,駿馬的嘶鳴、金戈的鏗鏘猶在耳邊回蕩,迎面而來的是2700多年前,那段無法磨滅的歷史歲月。
“繁陽之金”劍,東周王城遺址出土。
“天子駕六”車馬。東周王城遺址出土!
建造設計用心
西周末年,周幽王被犬戎兵殺死,都城鎬京經侵襲后殘破不堪。公元前770年,周幽王之子周平王繼位后,把都城從鎬京遷至洛邑,從此,歷史掀開了新的一頁。周平王為東周第一代王,其后,東周先后有25個國王在此執政,前后歷經500余年。
20世紀50年代初,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為尋找東周王城的遺跡,曾根據文獻記載,對市王城公園一帶及澗河兩岸進行了大規模的考古發掘。在澗河東岸的小屯村,考古隊發現了漢河南縣城遺址。因漢河南縣城與東周王城之間存在著沿襲關系,考古工作者就以漢河南縣城遺址為基點,在其外圍找到了沉睡于地下數千年的周王城遺址!
經證實,東周王城遺址北依邙山,南鄰洛河,大體呈正方形。西北角在今東干溝村北,東北角在今洛陽火車站東約1公里,西南角在今興隆寨村西北,東南城角被洛河摧毀。
《管子》記載:“凡立國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廣川之中,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溝防省。”鄭樵《通志》又說:“建邦設郡,皆憑險阻。山川者,天之險也;城池者,人之阻也;城池必以山川為固……”從東周王城周圍的地理環境分析,其選址符合上述要求,足見設計建造者之用心。
規劃布局一流
據晉《元康地道記》記載:“王城去洛河(指漢魏故城)四十里,城內南北九里七十步,東西六里十步,為地三百頃一十二畝三十六步。”半個多世紀的文物調查和考古發掘也進一步確認,東周王城大體呈正方形,整個王城周長約15公里,大小相當于現在的西工區。在西工區洛北鄉五女冢村附近,我們站在地勢較高處瞭望。在蕭瑟的秋風中,在草叢的掩映下,殘存的東周王城城墻正訴說著塵封的歷史!
據古文獻記載,東周王城四面各有3個城門,南有圉(yǔ)門,北有乾祭門,東有鼎門等。每座城門均設3個通道,城內設經、緯大道各9條。王宮建在中央大道上,王宮前面建有殿庭,后面有集貿市場;王宮的右側建有神壇社稷,左側建有廟堂,城南三十里還有明堂,這是我國古典建筑所推崇的“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建筑格局。
根據考古發現,專家們推測,王城的核心建筑群位于城內西南隅,而不是中心部位,大致在今天的澗河以東,澗東路以西,行署路以南,九都路以北這一范圍內!
在城址西北部,考古專家還發現了東周時期燒制陶器的場所,推測該區域可能是手工業作坊區;在西南隅建筑群基址東側、瞿家屯村東北,也就是今天的洛陽單晶硅廠家屬院內,考古專家共探出糧窖80余座,推測此處為王城的倉窖區。
文物發現頻出
20世紀初,東周王城遺址在考古專家的“摸索”中浮現輪廓。1957年,考古學家在小屯村東北發現了5座大型戰國墓葬。自此,沉睡多年的東周王城終于呈現在世人面前。在隨之而來的大規?脊虐l掘中,這里出土了大量珍貴文物。其中,殘留有墨書“天子”字跡的石圭,刻有“王作寶彝”銘文的青銅器等,對我國考古學具有重大意義;鼎、敦、壺等銅禮器,透雕龍虎大玉璧,錯金銀狩獵紋銅鏡以及銅和銀的人物像等,制作精美,藝術價值極高。2002年7月,東周王城廣場地下“天子駕六”車馬坑的發現,更是震驚世界。此次考古發掘,共發現車馬坑18座,墓葬397座,兩者的數量超過洛陽50年來所發現的總和!
在規模最大的車馬坑內其中一輛馬車前,考古工作者發現了對稱擺放著的6匹馬的骨骸,這“駕六馬”的“天子之乘”以直觀清晰的形式,向世人印證了古文獻中“天子駕六”的記述。雖然過了近3000年,車轅、車身的構件及馬的骨骼仍清晰可見。“天子駕六”保存之完好、規模之宏大,在世界上獨一無二。經過半個多世紀的尋找,專家們判斷,東周王陵共有王城陵區、金村陵區和周山陵區三個陵區。天子駕六的發現,解開了東周王城陵區之謎,為了解東周王城全貌提供了珍貴資料!
考古意義重大
東周時期,盡管諸侯稱霸,王室衰微,但東周王城作為天子之都的重要意義,還是其他列國都城所無法比擬的。在近三個世紀的時間里,這里一直處于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東周王城遺址的發現,是中國城市考古的重大收獲,為研究周代政治、經濟、文化和整個歷史發展史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具有重要的意義!
20世紀50年代,洛陽一期城市總體規劃有意避開了東周王城遺址和隋唐洛陽城遺址,為我市的遺址保護作出了巨大的努力。2000年,東周王城遺址被列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2年,“天子駕六”車馬坑的發現,開啟了我市對文物遺址保護的新嘗試,不僅對“天子駕六”車馬坑進行原址保護,還對同時發現的其他陪葬坑就地回填;2006年,唐宮路小學綜合樓在建設過程中,發現了21座中型古墓葬和2座車馬坑,采用原址建館的方式進行保護!
如今,天子駕六博物館和唐宮路小學車馬坑展館已經建成開放,每月接待參觀者數萬人。這兩處遺址的成功運營,為城市留下了珍貴的歷史記憶,增強了我市遺址保護的信心,同時為今后的遺址保護工作提供了借鑒。而國家大遺址保護重點項目工程的實施,將陸續揭開東周王城更多不為人知的秘密,給世人帶來新的驚喜。(原標題:周王城天子駕六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