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上午,2013年馬街書會在寶豐縣精彩開鑼,中國文聯副主席劉蘭芳現場獻藝。⑤2 本報記者 史長來 攝
2月22日晚,2013年寶豐馬街書會落幕。在頒獎晚會現場,記者專訪了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曲協主席劉蘭芳。
劉蘭芳1981年第一次趕馬街書會,至今已有30多年。她說:“我已與馬街書會結下了深厚的感情和不解之緣。馬街是我的又一故鄉,馬街書會是曲藝傳承、發展、光大的載體。”
馬街書會已有700多年的歷史。對此,劉蘭芳說:“馬街書會之所以綿延不絕,一方面是因為當地藝人注重傳承,曲藝在這里有很好的觀眾基礎,另一方面是因為近年來政府參與后,這個平臺的吸引力更大了。”
“我第一次趕馬街書會時,那時的馬街書會風雨飄搖,純粹是說書藝人自發‘亮書’,條件非常艱苦。”劉蘭芳說,這些年馬街書會的變化非常大,政府給予的關注越來越多,還建起了說唱俑、名人苑、文化園、中華曲藝博物館等馬街書會景觀工程,發展趨勢非常好。“我們要做的不僅是每年在馬街說幾天書,而是要留下文化,留下好的藝人。”
據劉蘭芳介紹,馬街書會的“書狀元”是從說書藝術和“寫書”的價格兩方面綜合評選出來的。所謂的“寫書”價格,就是指參賽選手自己寫的本子賣出的價格。她說:“參加‘書狀元’評選的藝人大都來自民間,創作的本子生活氣息濃郁,與時俱進,在弘揚傳統曲藝形式的同時,又體現了社會發展的新風。馬街書會其實就是曲藝傳承、發展、光大的載體。”
劉蘭芳感慨地說:“書會上的草根民間藝人永遠是中國曲藝的根,是中國曲藝傳承發展的脈。真到田間地頭說書,就連專業演員也不一定能夠說過他們。”
談到曲藝的傳承發展,劉蘭芳認為,以前沒有電視、電影、網絡,看戲、聽書就是老百姓文化娛樂的主要方式,F在什么都有了,文藝舞臺姹紫嫣紅、百花齊放,人們的欣賞水平也隨之提高,所以曲藝要傳承發展,就必須改革創新,要多出新書目,多出好作品。④4(河南日報)□本報記者 王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