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是對皮影戲和皮影戲人物制品的通用稱謂。皮影是我國出現的最早的戲曲劇種之一,戲中“影人”是根據劇中角色和襯景的設計,用驢皮或牛皮、羊皮經刮制、描樣、雕鏤、著色、燙平、上油、訂綴而成。人物臉譜和服飾造型生動形象,或純樸粗獷,或細膩浪漫,或夸張幽默。再加上流暢的雕鏤,艷麗的著色,達到了通體透剔、四肢靈活的藝術效果。“影人” 在藝人的操縱下,靠燈光透射映到白色布幕上,隨著樂器伴奏合唱腔配合,便成為“一口敘還千古事,雙手對舞百萬兵”的藝術形象。
皮影所反映的人物行當齊全,性格鮮明,有生、小、髯、大、丑等。他們造型各異,面部最為豐富和精致,依影戲中的故事情節、矛盾沖突和中國觀眾的心理定式,將沖突雙方分成正反兩派,主要表現在臉部雕刻上,“公忠者雕以正貌,奸邪者刻以丑形。”而且將人物刻化的環眉鳳眼、閉口紅唇,“6字”通天鼻,形態抽象簡潔又不失典雅。
展覽位于中國美術學院皮影藝術博物館。(近南山書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