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書法 結緣紅樓品人生
2012/9/28 15:54:08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 水立方比賽大廳,紗幕緩緩落下,音樂響起,一襲藍衫,寬大而破舊,曹雪芹站在一人多高的宣紙前,執筆揮毫,草書連綿跌宕、狂放不羈。
一行行草書,隨即放大出現在巨大的紗幕上,安靜片刻,場邊觀眾的感嘆聲此起彼伏。纏綿、惆悵、悲戚、激憤等諸多感情流淌在短短筆墨揮灑間,斐然于紙上,短短幾行字,訴說了全部的《紅樓夢》。
這是“2012夢幻水立方——大型水景秀《紅樓夢》”開場的畫面。扮演曹雪芹,現場揮毫的便是中國著名音樂書法家李斌權,他受邀在節目的開場和結尾現場書寫紅樓夢詩詞。
電視劇《新版紅樓夢》導演李少紅執導“2012夢幻水立方——大型水景秀《紅樓夢》”,目前已于水立方演出數場,取得了空前的演出效果。這次以大型水上舞臺演出的方式將《紅樓夢》呈現出來,巨大的T形舞臺縱橫穿過泳池,垂下的紗幕在燈光下亦真亦幻。整場演出以《紅樓夢》的經典場景和事件做串聯,帶領觀眾品味“紅樓夢起”、“女媧補天·寶玉降世”、“群芳爭艷·游園驚夢”、“夢游太虛·初試云雨”、“共讀西廂·落紅成陣”等經典故事情節和場景。
結緣《紅樓夢》
采訪中,李斌權老師說,年輕時,讀紅樓是在讀名著,歲數大了,讀紅樓是在品人生,之所以參與《紅樓夢》的演出,也是因為對于這部書的喜愛。“相較于作家,曹雪芹更是一位思想家。”
李斌權又是如何與此次水立方演出的結緣?記者了解到,演出的總策劃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當初,在做方案時,考慮到把傳統文學的經典巨著現代舞臺,要盡可能多的呈現傳統文化,總策劃趙先生曾經參與了李斌權維也納音樂會的組織工作,一下子就想到了“音樂書法”。
于是,總策劃和導演親自前去李斌權工作室拜訪,水上紅樓的方案引起了李斌權很大的興趣,非常痛快就答應了演出。為此,還特意推掉了7月份在倫敦舉辦的奧林匹克美術大會,只寫了份長卷寄給組委會。
李斌權的音樂書法之路
什么是音樂書法?似乎并沒有準確的定義,李斌權老師說,“音樂書法”的概念并不是自己提出的,而是媒體和學界賦予的。猶如舞蹈一樣,如果沒有音樂,單純的舞,并不那么具有吸引力。
2004年,在和老友聊天中,李斌權老師突然提出這樣一個問題:書法是無聲的音樂,為什么不能和真正有聲的音樂相結合?而后,他翻閱了大量的文獻,希望能從前代書法大師中找到答案,并開始學習古箏,嘗試著根據不同音樂的節奏來書寫。
很快,李斌權老師發現,音樂可以影響人的情緒,而情緒帶進書法,可以呈現多種變化。對于音樂,李斌權從不挑三揀四,流行音樂、古典音樂、甚至是國外的搖滾樂,他都很喜歡。
隨著“音樂書法”的概念流傳開來,李斌權把書法帶到演出舞臺,參與到一些音樂會、演唱會中,甚至出國演出,受到了國外觀眾的好評。記得去維也納金色大廳表演,在第一次與捷克國家交響排練,當李斌權開始書寫時,音樂節奏突然都亂了,所有的樂手都好奇的看著這位中國書法家,旁若無人的寫著“神秘”的中國文字。“外國人看中國書法,尤其是和音樂一起,覺得非常神奇。”
隨著《紅樓夢》演出場次的增加,李斌權越發的認真,甚至北京暴雨當天也堅持參演,“有些觀眾反復來看了3-4次,一場比一場熱烈的掌聲讓我很受鼓舞,想要伴著這個團隊,一起走下去,呈現更好的紅樓故事。”文/記者 劉靖宜(原標題:音樂書法 結緣紅樓品人生)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法制晚報(2012-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