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考證,崔鶯鶯和張生的故事起源于起源于唐代的《鶯鶯傳》,元代戲曲家王實甫將其改編成為《西廂記》被代代相傳至今,其發生地在輝縣市冀屯鄉褚邱村。后來,有人根據《鶯鶯傳》的內容,改編出許多小說和戲劇,諸如《西廂記》、《會真記》等。《鶯鶯傳》實際上就是元稹自己在年青時的親身經歷。故事的情節如下:
唐德宗貞元年間,書生張君瑞在一次旅游途中恰好和崔相國之遺孀、女兒都暫住于普救寺中,張君瑞對崔鶯鶯一見鐘情,并寫了一首七絕《春詞》 托人轉交給崔鶯鶯。兩人對彼此都生愛慕之情,因為張生進京趕考而分離,張生約定考取功名后再回來與崔鶯鶯成親。不料,張生并未考取功名,便覺得自己無顏回去向崔鶯鶯求親,只好留在長安等待下年的考試。兩年之后,崔鶯鶯見張生毫無音信,于是嫁與他人。張生回到家鄉,以崔鶯鶯表哥的身份約見崔鶯鶯,崔鶯鶯寫詩告訴他,過去的事情就讓過去吧,過好現在的生活。
這樣一則愛情故事,2007年被列入河南省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