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榮,輝縣市百泉鎮趙雷村村委會主任,輝縣市工商聯副主席,第九屆政協常委,市總建十公司經理,F公司擁有固定資產1200萬元,技術人員35人,先后承建了孟電集團水泥儲倉等50余項工程,創新鄉市優良工程7項,文明工地5項,成為我市建筑行業的知名施工企業,為我市的經濟發展作出了應有貢獻。
連日來,在百泉鎮趙雷村新村建設工地上,新村建設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一排排房屋已初現雛形。提起村委會主任、市總建十公司經理李世榮,村民們無不豎起大拇指,夸他是一個實干創業,扶貧濟困,熱心公益,為民奉獻的人,稱他是趙雷村新農村建設的領頭雁。
搶抓發展新機遇
李世榮1961年出生于百泉鎮趙雷村。上世紀70年代,改革的春風吹暖了共城大地,也吹開了李世榮的心。他帶著青春的激情,帶著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開始了艱苦創業的第一步。1982年,他通過從銀行貸款,找親友幫贊,東拼西湊2萬余元,購買了一輛解放50運輸車,干起了專業個體運輸,拉石頭、拉水泥、搞外運,起早搭黑,沒日沒夜與車為伴兒。為了省錢,他既當司機,又當裝卸工,吃飯沒時沒餉,睡覺沒床沒點,幾個月下來,人瘦了一圈兒,20來歲的小伙子成了地地道道的“小老頭”。母親見世榮如此拼命,心疼地說:“孩兒,這錢咱不掙了,有碗飯吃就算了。”世榮用滿是血泡的手拉著娘安慰說:“娘,您放心,我年輕,頂得住,這苦算不了什么。”
有耕耘就有收獲,辛勤的汗水終于為他換來了成功的喜悅。經過艱苦的打拼,他不僅還清了貸款、借款,而且還有了1萬多元的贏余,成了當時村里名副其實的“萬元戶”。
初嘗成功,他并未因此而滿足。1984年,經過醞釀,他又與人合伙拉起了一個十余人的小施工隊,邊搞運輸,邊搞施工,逐步步入建筑行業。但隔行如隔山,他對施工管理、專業技術只是一知半解,一個門外漢。為適應需要,他硬是憑著永不服輸的韌性潛心鉆研專業技術,邊實踐邊學習,并先后于1988年取得助理工程師資格,1995年通過全國項目經理考試,1996年取得工程師資格。
其間,他先后組織承建了土產公司辦公樓、化肥廠辦公樓、郵電局家屬樓等一批工程,并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完成了原始資本積累,邁出了干事創業的第一步。
樹立企業新形象
夢想成就輝煌,李世榮和他的施工隊沒有停留,而是緊緊把握時代節奏弄潮起航。1998年他正式加入市建筑工程安裝總公司,成立了第十分公司,開始了創業發展的第二步。他堅持做“良心”工程,經常告誡自己,要對得起社會,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在質量問題上決不手軟、決不搞下不為例。在新鄉市電廠家屬樓施工中,由于工人馬虎,在構造柱澆筑過程中,造成跑漿、蜂窩等問題,李世榮發現后,當場決定推翻重來,并親自嚴格監督,直至檢測符合標準。雖然公司在經濟上受到了不小的損失,但李世榮沒有后悔。在隨后的總結會上,他毫不客氣地說:“質量管理必須過關,誰砸我的品牌,我就砸誰的飯碗。”
目前,企業具有初中級職稱技術管理人員25 人,項目經理8人,崗位技能工155人,專職安全管理人員13 人,技術人員占到全員的85%。大部分技術人員都能獨擋一面,成為企業的中堅力量,為企業增強核心競爭力、拓寬市場奠定了堅實基礎。公司先后在新鄉、焦作、山西等地承建大、中型工程12項,工程一次驗收合格率100%,優良率達到80%以上。2007年,承接了新鄉市文康嘉園小區工程,總投資3600萬元,層高28層。春江水泥廠窯頭、窯尾、窯中工程,總投資1200萬元;我市圖書大廈工程,總投資1500萬元,面積1.06萬平方米,經新鄉市質監站多次驗收,該工程被確定為新鄉市優質主體工程。2008年承接孟電集團2×30萬機組240米高煙囪以及附屬工程,總投資6000多萬元。
經過近十年的改革發展,李世榮硬是將一個“草臺班子”發展成為一個小有名氣的中型企業。近年來,共完成施工面積26萬平方米,實現建安產值1.3億元,安排再就業人員2600多人次,創新鄉市優良工程7項,文明安全工地5項,企業多次被上級行業主管部門評為“質量安全管理先進集體”,被市委、市政府評為“優秀民營企業”,他個人也多次榮獲“優秀項目經理”榮譽稱號。
文明建設新農村
李世榮成功了,李世榮富裕了,但他不忘社會、不忘鄉親,積極致力于社會公益事業和家鄉發展。2000年,李世榮出資2萬元,為村里購置了一臺變壓器,及時解決了村民生產生活用電;2004年,出資4萬元,資助了一名貧困生,圓了他的大學夢;2007年,他又拿出10萬元,為村里興建了老年活動中心。2009年,村里修渠出資2萬元,打井出資2萬元……
2008年,李世榮高票當選百泉鎮趙雷村村委會主任。一上任,新農合、新農保、“南水北調”工程搬遷安置等工作紛至沓來。“南水北調”經過該村,永久性占地250余畝,臨時性占地130余畝,涉及拆遷戶127戶,558口人。面對這些時間緊、任務重、頭緒多的工作,面對村干部和群眾懷疑的眼光,李世榮和其他村干部一起走東家、訪西家、講政策、做工作,其中幾戶村民因對補償標準不滿,抵觸情緒較重,其他村干部跑了幾次都沒有進展。他得知后,一家一家的耐心細致的擺事實、講道理,最終使他們消除了抵觸,同意搬遷。如今,一個占地67畝的村南規劃新村正在熱火朝天的建設中,預計明年5月份,搬遷戶將全部搬進新村。李世榮說:“那段日子盡管很辛苦,但各項工作的順利推進給了我很大的欣慰,重要的是自己也從中得到了很好的鍛煉。”
在新村建設的工地上,每天都可以看到一個忙碌的身影,他就是李世榮。他說:“新村建設是民心工程,馬虎不得。今后,我將加倍努力,把帶領全村人民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作為人生的最大愿望,孜孜以求,積極實踐。同時,認真把工作干好、努力把企業經營好,在新農村建設的道路上帶領群眾共同致富、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