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鄉 >> 歷史傳說 >> 古老傳說 >> 瀏覽新鄉
精彩推薦
專題推薦
    沒有記錄!

竹林七賢在輝縣的傳說

2013/8/30 10:35:41 點擊數: 【字體:

竹林七賢在輝縣的傳說

 魏晉時期的嵇康、阮籍、阮咸、山濤、向秀、王戎、劉憐七位名士,曾以“有道則現,無道則隱”的思想,于公元1700年前一度隱居在輝縣西南60里左右的竹林里,故后人稱其為“竹林七賢”。這七名士皆是才華橫溢、不媚權貴、崇尚虛無、放蕩不羈的豪爽俠義之士。曹魏政權后期,司馬氏把持朝廷,先誅殺了“孤” 大將軍曹爽,后廢黜了第三任皇帝曹芳,繼而弒殺了第四任皇帝曹髦,積極準備了代魏自立,以致“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七賢之中,首推嵇康、阮籍。嵇康,安徽宿縣人,是魏晉時期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音樂家。他是魏譙王曹林的女婿。曹魏的第二任皇帝曹睿曾授他為中散大夫,世稱 “嵇中散”。他崇尚老莊,講求養生服食之道,主張回歸自然,厭惡儒家各種人為的煩瑣禮教。其代表作《與山巨源絕交書》、《難自然好學》,思想新穎,反對古時舊說。他的詩長于四言,風格清峻,以《幽憤詩》較為有名。他認為“同一音樂可以引起不同感情,音樂本身無哀樂可言”。他對司馬氏父子專權極為不滿,鄙視那些溜須拍馬的官混,可懾于司馬氏淫威,只好整日飲酒,以解內心憤懣。

    阮籍,尉氏縣人,也是當時的文學家、思想家,曾為步兵校尉,世稱“阮步兵”。他藐視禮教,常以白眼(斜眼看人,眼白露的多)看待“禮俗之士”,以青眼(正常看人,黑眼珠露得多)看待志趣相投的朋友,人送綽號“青白眼”。他在哲學上認為“天地生于自然,萬物生于天地”。主張把“自然”與封建等級制度相結合。“在上而不凌乎下,處卑而不犯乎貴”。阮籍專長五言詩,其《詠懷》80余首,嗟生憂時,博得世人好評。他喜棋嗜酒,一天正與友下棋,母親病逝。朋友要中止,他卻非要決出勝負。下完棋后,痛飲而哭,直至口吐鮮血。

    七賢中的其他成員,山濤、向秀是武陟縣人。山濤曾因厭惡司馬懿、曹爽爭權而隱身避世;向秀是哲學家、文學家,主張“自然與名教統一,合儒道為一”;劉憐,安徽沛縣人,蔑視禮法,崇尚老莊思想,強調“無為而治,以無能罷免”;王戎,山東臨沂人,喜好清淡;阮咸是阮籍的侄兒,和其叔父一樣狂放不拘禮法,善彈琵琶,精通音律。

 有著共同志趣的七位名士,相約游隱居于今輝縣西南吳村鎮魯莊、山陽村一帶。當時這里有個鄧城,是東漢末代皇帝劉協的退養地,到處竹林清泉。七個人平時與竹草為伍,和魚雀相伴,談古論道,放浪形骸。名士孫登隱居蘇門山,嵇康慕名前往,與孫登朝夕相處三年,孫登卻從不與他說一句話,直至臨下山時,嵇康問孫登:“先生果無言乎?”孫登這才說:“用火在乎得薪,所以保其耀;用才在乎識真,所以保其年,今子才多識寡,難乎免于今之世矣。” 嵇康不以為然。嵇康喜歡鍛煉,經常和向秀搭伴鍛煉。一天,司馬昭派心腹鐘會前來拜訪,意在拉攏他們出來作官。嵇康繼續鍛煉,對鐘會視而不見。鐘會受到冷落,非常氣憤,轉身欲走,嵇康嘲弄他說:“何所聞而來,何所見而去?”鐘會答:“聞所聞而來,見所見而去。”言畢拂袖而去,自此恨透嵇康。山濤后背棄初衷與西晉統治者合作,受命為吏部尚書。他認為自己才能不及嵇康,就推薦嵇康接替自己的職務。嵇康不受,還寫下《與山巨源絕交書》(巨源為山濤的字)。文章含沙射影,抨擊司馬政權。司馬昭勃然大怒,恰在此時,嵇康的好友呂安被其兄長誣告,嵇康出面為呂安辯駁。鐘會趁機報復,對司馬昭說:“呂安、嵇康詆毀朝廷,無視禮教,應將其鏟除。”早就對嵇康懷恨的司馬昭下令殺了嵇康。嵇康后悔當初沒聽孫登的話,臨死賦詩曰:“昔慚柳下,今愧孫登。”

    “竹林七賢”心情苦悶,借酒澆愁,故都嗜酒如命,以劉憐最甚。他經常腰掛酒葫蘆,邊走邊喝。喝醉了,就躺在石頭上呼呼大睡,曾醉吟《酒德頌》。《世說新語》曾載:劉憐因喝酒得了病,妻子哭著勸他借酒。他說“你說的很對,但我必須在神前發誓,你準備吧。”妻子趕緊在神位前擺上酒肉供品。劉憐跪下說:“上天生我劉憐,以能喝酒而出名,一次必須喝10斗,喝不夠10斗喝5斗就會生病,婦人的話千萬不能聽。”說完拿起供品的酒就喝,一會就爛醉如泥倒在地上,其頹廢之狀可見一斑。 嵇康遇害之后,阮籍等人相繼離林而去。后人在他們隱居的竹林里,修建了一座“七賢祠”以作紀念。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印象河南網
0
下一條:決明子的傳說上一條:太公泉的傳說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