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農歷四月初四),來自新加坡、馬來西亞、澳大利亞、福建、廣東、浙江等國內外的林氏宗親團體、林氏后裔齊聚新鄉衛輝比干廟,參加比干誕辰3107周年紀念活動,緬懷比干忠貞報國的精神,感受豐富厚重的比干文化。大會并舉辦“比干之裘皮行業祖師文化與傳承論壇”。比干祭典已被列為河南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在民間,比干一直被尊為“文曲星”、“文財神”。活動中,在財富圣火的引領下,一尊精心鑄造的比干圣像被緩緩抬入廣場,參加首度“巡游”。當地還組織小型飛機為比干舉行“空中禮拜”。
廣場上,彩旗飄揚,大氣凜然。在五彩繽紛的霞煙中,大典正式開始。禮炮鳴放,樂舞敬拜。聲聲禮炮,心心共鳴。
紅毯上場面恢宏壯觀,舞者以古香古色的服飾、端莊的表演、柔美的身姿表達著對比干公的無限緬懷。
林氏后裔代表、皮革行業代表和企業代表向比干公敬獻花藍和高香,恭讀拜文,行施拜禮,以此表達著對先祖的由衷敬意。
最后在飛揚的頌歌、怒放的禮花中乙未年紀念比干誕辰3107周年拜祖大典圓滿禮成。
現場人山人海,氣氛熱烈。大家熱情高漲,廣場人潮涌動,民眾紛紛上前祭拜比干,香煙繚繞,若隱若現。
虔誠的目光中,讀到的是對比干的緬懷;恭敬的身姿中,透露的是對比干的敬重;裊裊的香火中,體現的是對比干的感懷。
一些民眾把剛剛燃盡的香火灰燼輕輕的刮下,以求祈福保佑。
比干廟廣場上,一些民眾們載歌載舞,熱鬧非凡。幸福和溫馨洋溢在每一寸空氣中。她們用喜慶歡樂的民俗來紀念比干,這是她們的方式,是她們的心意,更是她們的崇敬。
山川逶迤,隔不斷對家鄉的濃濃情絲;行程艱險,難不倒對始祖的殷殷追思。衛輝比干廟,天下林氏根。海內外的林氏后裔懷揣對先祖的崇拜與感恩,跨越千山萬水來到祖根圣地,拜謁先祖。
其中,福建晉邑巴厝村代表團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據介紹,本村共4000多人,其中選出300多人分8個隊組成浩浩蕩蕩的代表團,在祭拜比干的路上,領頭人喊“林姓”,大伙高呼“發嘍”,他們用這種簡單卻直擊人心的呼喊來表達他們對比干的膜拜和美好的祝愿。
來自海外的知名林氏后裔代表接受了媒體的采訪。
大典儀式結束后,衛輝市比干文化研究會辦公室主任馬俊渠接受采訪時說:“主廟的比干公攜帶了主地的靈氣,‘比干巡游’將為比干后裔及財神信眾送去福氣、才氣和運氣。比干圣像巡游活動充分表現了比干文化與民族民間優秀文化的交融性。這種交融性顯示了比干文化根植于中華傳統文化的基礎之上,得到許多國家和地區的比干后裔的認同。”
比干廟廣場上,來自海外和國內各地的林氏宗親及代表團在比干廟的廣場上合影留念,愿用一種把此時的瞬間定格為永恒的方式來紀念這一刻的激動與難忘。
走出比干廟大門,道路兩旁整齊排列著的軍鼓隊,鼓聲震天,慷慨激昂。鼓手神采奕奕,每一個動作都鏗鏘有力。積極昂揚的士氣為本次活動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悠悠林氏根,巍巍比干廟,它莊嚴巍峨的氣勢尤存,比干文化的底蘊和神奇尚在。古柏和沒心菜把這里裝扮得既神秘又靈秀,這里奇草異木,古柏蒼勁,遮天蔽日。
步入比干廟內,仿佛還能聽到比干直言進諫的慷慨之聲。他把愛國獻身的精神葬在了那里,樹葉婆娑,好像在對人們訴說著比干那感人的故事。久久站立的時候,眼前似乎浮現一個須發飄逸的比干形象。比干的精神感天動地,連草木也為之動情,這是靈魂深處的一種虔誠與尊重!這是血液里澎湃翻滾的激動與敬仰!
葉落兮歸根,故里兮牽魂。根親文化是中華民族最深的信仰,是凝聚海內外華人華僑的重要力量;姓氏是華夏兒女最深的牽絆,是中華民族最深的根脈,就像流淌在心靈深處的溪流,延續著不泯的認同,纏繞著永恒的凝聚。在這里,每一位林姓后裔內心那份最深的歸屬感被真正喚醒!在這里,每一位林姓后裔都能找到靈魂的安息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