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豬是我國著名的地方優良豬種之一,2004年新縣通過了國家淮南豬原產地標記注冊。
淮南豬產區主要集中在淮河上游南部地區的新縣、商城、羅山、光山、固始、淮濱、潢川、息縣、平橋等縣區,駐馬店及安徽阜陽等地市的部分縣區也有少量分布,但70年代以來,由于各地紛紛引入杜洛克、長白、大約克夏等國外豬種,使淮南豬分布區很快縮小到新縣及其周邊縣的部分鄉鎮,已不足原產區的1/6,現存欄量約60萬頭。
淮南豬屬華北“黃淮海黑豬”類型,按頭形可分為“齊嘴大耳型”和“尖嘴小耳型”。體態中等,被毛黑色,四肢有力;六月齡公豬體重和體長分別為51.1㎏和108.4㎝,母豬分別為53.4㎏和108.4㎝。
淮南豬的品種形成貫穿于淮河兩岸居民發展養豬業的全過程,具有重要的歷史地位和作用,是產區內居民家庭經濟的重要支柱,為當地農村經濟的發展和農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作出了巨大貢獻。如今淮南豬仍是新縣及臨近縣區鄉鎮養豬業的當家品種,深受當地群眾歡迎,特別是其“黑色、優質、無公害”產品特征,日漸受到時尚消費市場的歡迎,其商品價值日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