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雄雙桂的由來
2013/9/12 17:27:33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傳說在明朝的時候,大別山的這一片地區匪患嚴重,攪得當地百姓寢食難安,朝廷為除匪患,就派大將孫嘯天率兵來平叛。孫嘯天到了地方后,把大營扎在了鮑嶺頭,同時一邊剿匪,一邊安撫百姓,經常到百姓家查探民情,了解匪患孫嘯天的舉動受到了百姓的擁護和愛戴,終于在群眾的幫助下,平息了匪患。這孫嘯天雖為朝廷大將,但年齡也就20多歲,長得眉清目秀,不象個武將,更象文官。在剿匪的過程中,孫嘯天結識了當地的一位士紳,此人姓賈,名叫賈文舉,大家都尊稱他賈公。這賈公膝下無子,只有一女,名叫賈翠蓮。翠蓮當年年方一十八歲,貌美多才,所以豪門貴族的求婚者一直踏斷了門坎,但又都遭到賈家的回絕。孫嘯天來到鮑嶺灣剿匪后,在和賈公的一來二往交往中,賈公慢慢喜歡上了孫嘯天,便把女兒許配給了他。嘯天和翠蓮結婚后十分恩愛,因此決心脫掉官服,隱居山野。由于他剿匪有功,朝廷也就同意了他的辭官,并把鮑嶺灣這塊地方賜給了他。從此孫嘯天夫婦就在鮑嶺灣扎下了根。
他們結婚的那一天,還在鮑嶺栽下了兩棵桂花樹,一寓永結連理,二意永遠扎根,枝繁葉茂。結婚后他們又建起了上、下莊,把在上莊孫嘯天栽下的桂花樹稱“雄桂”,在下莊翠蓮栽下的桂樹稱“雌桂”,并把這兩棵桂樹定為鎮宅之樹,告誡子孫后代誰也不得砍伐。到后來,鮑嶺灣的孫氏一族果然人丁興旺,家業發達,兩棵桂樹也一直保留到了今天。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印象河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