鯉魚塘
2013/9/12 17:30:14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相傳很久以前,胡集村住有一戶姓祝的富豪,他身邊有一子,叫祝松林,在京城做官。這一年,父親年老病故,兒子祝松林從京城匆匆趕回,要為父親選地葬棺。
祝松林趕回鄉里之后,心里想,父親如今已去,自己又多年不在他身邊,一定要為他選一塊好地,一是聊表自己的孝心孝意,二來也求個家業騰達。為此,這祝松林便在鄉里遍尋風水先生。這一天,有人向祝松林舉薦,說胡集村西約摸三里地外的郭莊,有一位姓郭的先生,懂地理,善風水,看地多有靈驗。祝就備上厚禮,帶著兩名隨從來到郭莊,想請姓郭的地理先。礙著面子,又加上人家不拘禮節,一個三品京官親自登門來請,姓郭的先生沉吟良 久,才答應了同祝松林一道上府選地。
姓郭的先生帶上自己的徒弟住進祝府后,頭幾天也和徒弟到胡集村的四 周轉著看了一圈。這天晚上,從田里回來吃罷了飯,要上床休息了,姓郭的先生把徒弟叫到跟前,說:“我本不想來的,我算準了為祝家看地葬棺將會有一劫難,怎奈他家請得緊。”徒弟忙問:“師父會有何劫難?”先生說:“出此莊向西南一里地,有一塊好地,叫‘鯉魚塘’,明天葬棺,我脫下自己的褂子扔在哪里,那里就是下棺的正穴,但棺材下到那個地方,我會瞎了雙眼。”徒弟說:“那咱不往那個地方下棺不就行了嗎?”先生沉思了一會說:“做咱這一行的,豈能壞了名聲?但這寶地要想發人,還要看機緣,葬棺時,必須還要有‘戴鐵帽、驢騎人、金鞭打鼓’這三種怪情景出現,才能入土下棺,地才能發人。這就要看祝家的運氣如何了,你也可以見機行事。”
誰知道,屋里說話,隔墻有耳。這天晚上,祝松林見郭先生已轉了幾天,就想來問問地選的如何,不防把郭先生和他徒弟說的話全聽到了。聽了他們的話,祝松林吃了一驚,心里想,這選地葬棺竟還有這么多講究,這么多艱難。
第二天,要葬棺了。祝家是大戶,葬棺自然熱鬧,招來了四鄉八鄰的人都來看。說也巧,有一個小伙子,牽著自家的驢上集買東西,誰知這驢下子一條小驢,才下的小驢哪能走路?就用肩扛著小驢來看熱鬧;另有一個小子,上集買鐵鍋,鐵鍋買罷不巧萬里晴空竟飄過一陣烏云,突然下起了一陣大雨,這小子便把鐵鍋頂在頭上,也趕到祝家墳地看葬棺;再說這小子頂著鐵鍋站在人群旁,不防一只水鳥叼著一條黃鱔打他頭頂飛過,那鳥想張嘴叫一聲,叼著的黃鱔掉下來,正好“啪”的一聲打在頭頂的鐵鍋上。這黃鱔一身金黃,豈不正象金鞭嗎?頭戴鐵帽、驢騎人、金鞭打鼓三樣怪事一下子湊全了,郭先生見狀,隨手扔下自己的小褂子,說:“罷了,罷了,合該著祝家走好運!”他的徒弟正想急步上前去把師父的褂子挪挪地點,這時祝松林上前一步,向師徒二人深施一禮;說:“郭先生不必犯難。今后您師徒二人如果有災難,我祝家定當生養死葬,承擔你們的困難。”
郭先生師徒聽了此言,便叫人在扔下小褂子的地方挖了穴,下了棺。此后不久,郭先生的雙眼果然瞎了,祝松林在家守孝的三年中,聽說子先生眼瞎了,便兌現諾言,把師徒二人接到自己家,供養起來。傳說最后祝松林回京赴任后又升了官。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印象河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