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應
2013/9/16 11:13:45 點擊數(shù):
【字體:大 中 小】
很久以前,有一家兄弟二人,父母雙亡。哥哥大寶才十二歲,弟弟小寶只有六歲。兄弟倆相依為命,日子倒也過得平平和和,稱心如意。
轉(zhuǎn)眼大寶長到十八歲,媳婦娶到了家。這時小寶已經(jīng)十二歲,俗說:“半樁子,飯倉子”,這話一點不假。小寶當著長身體的時候,能吃能喝,干起活卻比成年人差多了。嫂子看著他心里就犯別扭,嘴里常嘰咕“能吃不能做,要養(yǎng)活這個閑人做啥?”背地里,她就調(diào)唆男人,叫把小寶趕出家門。大寶跟小寶畢竟是親生骨肉,遲遲地沒有允口。兩口兒就為這事,經(jīng)常頂嘴吵架。小寶蒙在鼓里,不知哥嫂不和為的就是他。
日子長了,兩口兒越吵越兇,媳婦常常拿尋死拼命來威脅大寶。大寶無奈,在要弟弟還是要妻子兩者之間,思來想去沒有辦法。不說弟弟,連自個叫妻子逼得也沒法活了,眼看一個家馬上要五零四散。這時候,大寶又有了孩子,最終他的選擇還是要妻子。可小寶趕他不走該咋辦呢?
妻子發(fā)狠說:“鏟草不留根,干脆害死他。”這天天還沒亮,大寶喊小寶起床,說是同陣上山打柴。兄弟倆來到山上天還沒亮。走到一個懸崖邊,小寶在前,大寶在后,大寶趁小寶沒有在意,一掌把小寶推到了懸崖底下。回到家里,妻子早給大寶炒好了兩個菜,溫了一壺酒,一是給大寶壓驚,二來也是慶賀。
俗話說:“人害人害不死,人不該死有救星”。小寶被哥哥猛地推到懸崖底下以后,落在一片草蓬蓬上,沒遭著硬傷,只是連驚帶嚇昏迷了一天,夜晚濕露水一打就迷迷盹盹醒過來了。他翻了一個身,身子還重得很,就又閉上眼睛想再歇息一陣。這時候,隱隱約約聽有兩個人說話。一個說:“山底下這家老員外家產(chǎn)萬貫,就是叫兩頭事難住了。一是翻山越嶺幾十里外挑水吃;二是深山黑的早,常年靠打油點燈”。另一個說:“其實本不該難住的,可員外哪知道有現(xiàn)成的解決辦法呢?” 先說話的就問:“啥辦法呢?”后說話的人就說:“他房子后面有一塊磨盤,磨盤底下就壓著一口井;他門前皂角樹,樹下埋有一盞萬年燈。那燈是臺寶燈,不上油就能亮一萬年。”說后兩個人不見了蹤影。
小寶這時候全醒了,想著我上哪里去呢?家里有個惡嫂,還有那個只顧女人不顧親骨肉的哥哥,是怎么也不能再回那個家了。思來想去,覺得剛才聽到兩個人說話,也許是神仙來給我指路的吧。我這就去找到那戶員外家,把那兩樣事情說說,說不定員外要留下我呢。
這么想定以后,等到天明他就順著山溝,果然找到了那戶人家。小寶怎么知道那就是員外家呢?他是個挺有心眼的孩子,來到莊上他沒有冒失地進門,而是循莊前莊后轉(zhuǎn)了一圈,果見門前有一棵大皂角樹,莊后有一塊偌大的磨盤,這才敲門,見了員外說明來意。
員外先是不信,一個毛孩子咋會知道這等世人盡不知道的事。小寶說:“員外爺要是不信,你家門客人手現(xiàn)成,不用費多大的事,何不把磨盤搬開看看呢?”員外一想也有道理,隨命門客伙計搬開磨盤,果是有一口水井,泉水清冽,沾口還有甜味,實為上等龍泉。員外喜不自勝,遂又命家人放倒大皂角樹,刨掉樹根,根下果有一盞銀燈,不點自明,光芒四射。員外全家老少,一齊把小寶托到頭上,酒飯招待,后來問小寶要金要銀,還是要土地家產(chǎn)。小寶說:“我是一個窮人孩子,無依無靠,老員外若能留下小輩,在家?guī)椭苫睿战o三餐,夜給一宿,也就別無所求了。”
員外看小寶憨厚誠實,當下答應把小寶收為義子,從此在家讀書識字,將來登科及第,也算是他指點水井、燈火的美德應有的報應。
大寶兩口自從害死小寶以后,在家自在度日。不想,人無良心天地神知,就在兩口兒魚水歡樂的時候,廚房升起大火,等到兩口兒出門呼救,三間草屋已經(jīng)化為灰燼。大寶兩口無路可走,只能拉棍出門討飯。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印象河南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