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醫黃石屏
2013/9/22 14:27:01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民國年間,河南光州城里有個叫“黃家金針”的診所,坐堂問診的是遐爾聞名的神醫黃石屏。他自幼跟隨祖父習武,先是練習投擲雞毛,到十歲時竟能投至一丈開外。接著祖父又教他練習指功,時間一長,以指擊墻,青出于藍而勝于藍了。他所用的金針長一尺有余,平日,那根金針總是圈套在左手的中指上,用的時候,才取下拉直。給病人治病時,他也是離病人三步開外,眼睛看個真切后,腕上一用力,亮閃閃的銀針就脫手飛出,那可是針到病除。
黃石屏掛牌坐診,就為自己立下三條規矩:隨到隨診,不分晝夜;診金從低,從不計較;貧病送診,一概免費。他的妙手回春和高尚的醫德,讓人們稱頌一時。時任河南省主席的張軫親題:“當世醫宗”的匾額以勉勵他對鄉梓的貢獻。
1938年,武漢會戰打響了,日軍接連攻占合肥、六安,兵鋒直指大別山,光州危在旦夕。人們都勸他外出避避,誰料黃石屏卻噙淚嘆道:“神州四壁涂炭,哪有容身之外啊!”
幾天后,日軍就占領了這座風景秀麗的山城。鬼子的太陽旗像一面招魂幡,高高地飄揚在山城的上空,昔日熙熙攘攘的集市不見了,寬坦的長街上,所有的店鋪都關門閉戶,只有“黃家金針”的招牌還挺立在街中心,好像在和小日本的太陽旗比個高低。
一天上午,一隊日本兵闖進黃家大院,為首的一名日軍大佐,他跳下那頭高大的東洋戰馬,手朝后一揮,鬼子兵就散開隊形,虎視眈眈地看住宅院的動靜。這時,一名翻譯來到黃石屏的面前說:“黃老先生,不要驚怕,皇軍大佐鈴木太君特來拜訪!”
黃石屏微微一笑:“他們不去攻城略地,搶掠財物,來我這兒何干?”
那名漢奸翻譯連忙拱手說:“黃爺,大太君是個中國通,非常景仰中國的文明,聽說黃爺身懷神針絕技,就特地前來拜訪。”
“噢?”黃石屏環看一周后說:“盧溝曉月是北京的八景之一,那我問你,日本人用炮彈去轟炸它,也能說是景仰我中華文明?”
漢奸臉上一陣羞愧,只好耷拉著腦袋走到鈴木的身邊,湊進他的耳朵低語幾句。鈴木快步走到黃石屏的面前,一個鞠躬道:“在下久仰黃老先生大名,今日冒昧前來,還望黃老先生見諒!”
黃石屏看了一眼面前的鈴木,淡淡地說:“老朽一介市民,只知道經營糊口,哪來的什么大名?你們今天荷槍實彈闖進來,敢情我這里有什么異常?”
鈴木笑道:“黃老先生言重了,鄙人聞說黃老先生精通針石絕技,就前來拜訪,我的部下不習慣山區水土,再加上長途跋涉之苦,都精神倦怠疲憊不堪,料想黃老先生不會拒人于門外吧。”翻譯也在旁邊幫腔道:“黃爺,太君說了,只要您去一趟,為皇軍針炙提神,皇軍就保您全家無事,”黃石屏鄙夷地看了他們一眼說: “老夫要是不去呢?”翻譯連忙搖手道:“黃爺,不能那樣。如果不去,太君要是發怒了,您看……”說完,他就指著院子里黑洞洞的槍口。此時,院子里的人們都嚇住了,他們知道老爺的脾氣和秉性,他還從來沒向誰低頭過,黃家大院的氣氛立刻就緊張起來。
只見黃石屏鎮靜自若地吸上幾口煙,在院子里踱起步來。片刻,他忽然轉過身來向翻譯說:“老夫可以去,但有一條:求醫問藥的規矩不可破,來去出入得有士兵護送,以保證我的安全!”
翻譯趕緊附在鈴木耳朵,嘰咕幾句,就見鬼子大佐點點頭,手朝后一揮,那隊鬼子兵就齊刷刷地退到院外。
神醫黃石屏給小鬼子針炙看病的消息,馬上就一陣風似的傳遍了光州城的里里外外。“啥?黃老先生真去啦?”當人們親眼看見黃石屏在兩個日本兵的護送下,從鬼子的軍營里走出來,人們這才驚嘆:“嗨,有奶就有娘!你看,黃神針遇到鬼子兵,立馬就換了姓!軟骨頭!”這光州古城,向來民風樸正、淳厚,人們最奉行的就是良心二字,不管你是窮是富,只要你行事端正,人們就看得起你,倘若背信棄義,就算你是王候之家,也照樣要受責罵。
這樣一來,到“黃家金針”求醫看病的人就少了,人們都叫它“皇軍金針”。黃石屏好壓根就沒理會人們的態度,照舊三天兩頭去鬼子營房,抖擻他那飛針的絕活,舒服得小鬼子們哇哇亂叫,紛紛涌到街上,到處找花姑娘的快活。這下,城里就更亂了,老百姓背后對黃石屏的叫罵聲更加厲害了。
一天早上,黃石屏走進診所,突然間,一抬頭,見正堂上那塊“當世醫宗”的匾額不見了,拉開門一看,才見門口豎立的 “黃家金針”的招牌也變樣:黃家金針四個字成了“皇軍金針”。招牌下面還墜著一副字條,上面寫道:再不改轍,小心性命!黃石屏捋了捋頜下的胡須,重重地嘆了口氣,兩行清淚從臉上點點滴下。
原來,這是光州城赫赫有名的義盜陳三所為。在光州城,名氣最叫響的就兩個人:一個是黃石屏,另一個就是陳三。這陳三,有入云鉆燕踏枝無風的本領,他專門和那些巧取豪奪的鄉紳豪財作對,誰要是得到不義之財,不出半月,準會落入他的囊中,任你怎么防范,他也會做得滴水不漏。然后,再拿它來救濟貧窮的人家,因而人送“義盜”。幾年前,陳三因一次意外事故,腿受重傷,當時城里的中醫就下了斷詞:想全腿已不可能!陳三就求到黃石屏,神針黃看后,微微一笑道:“陳三兄弟鉆云入地,哪能四體不?容我一試,如行,則是老弟的造化,也是我光州的造化!”說完,神針黃就從左手的中指中取下金針,仔細為陳三拿穴針炙。果真神奇,沒出三天,陳三就能下地健步如常了。陳三感激涕零伏地叩拜道:“黃兄大恩,陳三沒齒不忘!日后有用到陳三的地方,我當萬死不辭!”
鬼子進到光州,日子也不是好過,隔三差五地,總有幾個鬼子的頭被人偷走,天一下黑,鬼子的兵營里就人心惶惶了。老百姓都暗暗拍手稱快,人們都知道這是陳三干的。偏就在這時,神針黃卻干出如此讓人唾罵的事情來,人們怎不叫罵?
這天,日軍又打了勝仗,軍營上下一片沸騰。黃石屏一大早就被請去,一直到第二天上午后,他才回來。一到家,黃石屏就命兒子關上院門,在內室,黃老神針臉色冷峻地說:“小鬼子在光州呆不了幾天了。”兒子疑惑問:“什么?小鬼子要撤走?”“不!”老人從懷里取出一卷畫軸,交給兒子,鄭重地叮囑道,“這上面是鬼子軍營的方位圖,你必須連夜趕到燕子嶺,把它交到張政委的手里!”兒子接過圖,驚詫地望著父親:“爹,它從哪里來的?”
黃老神針臉上掠過一道凄楚的笑色:“你也當為父甘愿討好小鬼子,賣身求榮以存這條老命?錯!自從小鬼子進城那一天,爹就沒過過一天好日子。善惡自有報應,爹趁看病針炙之際,記下鬼子軍營里兵力部署的情況,才畫成了這幅圖!”
“爹!您……這可害得您好苦!”兒子聽完后,頓時淚流滿面。
黃老針拉住兒子的手催促道:“沒啥!我這一生,后人自有評價。你快快去吧,告訴張政委務必要在兩天后下山,到那時小鬼子能拿得動槍的,就不多了!”
就在兒子送圖的當天夜里,黃老神針被人殺了。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印象河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