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使姑娘開金口的故事
2013/9/22 11:07:46 點(diǎn)擊數(shù):
【字體:大 中 小】
不知發(fā)生在什么朝代,總之這是很早很早以前的事情了。
相傳有幾位公子赴京趕考,他們同雇了一條大船沿水路順江而下。這條船的船主是一位鶴發(fā)童顏的老者。另有一人是他的女兒,是一位十八歲的姑娘。姑娘長(zhǎng)的象一朵荷塘里的荷花,嬌艷無比,但只是整天默默無語,只在船上做她自己的事。一連好多天,這些乘船的公子們也未見她有一絲笑容,也沒聽她說過一句話。公子們紛紛猜疑起來:難道她是個(gè)啞巴嗎?或者又聾又啞?但看她靈巧勁,又不象個(gè)又聾又啞的殘廢人。大家為了試一試姑娘是否又聾又啞,于是想方設(shè)法逗著她說話,或者哪怕讓她笑一笑,也就行了,至少她不會(huì)是聽不見。多次試驗(yàn),姑娘不僅不說不笑,而且一直沉默無語。幾位公子差不多一致認(rèn)為姑娘既聾又啞了,其中一位家境貧寒的公子說:“再試她一下,不行真的是又聾又啞了”。其他幾位公子不同意,說如能讓姑娘笑一笑,或講一句話,大家愿輸一桌酒席。
這一天,船在一個(gè)小鎮(zhèn)的碼頭靠岸,這位家境貧寒的公子便說:“今天我來燒鍋粥,讓大家嘗嘗”。于是公子便把鐵鍋在船頭支好,放上水、米,點(diǎn)上火,燒起粥來。一會(huì)兒,鍋里的水響了,再一會(huì),米水開了花,直往外撲沫,公子趕忙招呼大家,說拿石頭來,壓著鍋蓋,免得粥撲出鍋外。大家七手八腳的去找石頭,不妨姑娘笑了,說:“把鍋蓋揭開不就行了嗎!”
眾人掀起鍋蓋,也都跟著笑了起來。原來,大家覺得能讓姑娘開口說話了,輸一桌酒席也值得。
但姑娘卻納悶了:連一般的生活常識(shí)都不懂,有什么好笑的呢?
責(zé)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印象河南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