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戲
2013/9/9 14:22:28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灶戲,又名“唱灶“,是固始縣特有的民間劇種,也是河南省乃至全國稀有的劇種之一。
灶戲主要代表劇目《郭丁香》,因演唱民間傳說中的“灶王爺”張萬良和“灶王奶”郭丁香婚姻糾葛的故事而得名;又因其唱腔音樂與端公祭神唱的“灶書”唱腔相似。俗稱“唱灶”。灶戲產生于清代咸豐年間,至今已有150多年歷史,它最早流行于 固始東鄉、北鄉一帶。至鼎盛時期,即清末至民國年間才在固始縣毗鄰的商城縣、潢川縣、淮濱縣、安徽省霍邱縣、阜南縣、金寨縣等部分區域流傳,建國以后,由于農民群眾政治生活、經濟生活的改變而帶來的文化生活的改變,農業合作化前,灶戲還在農村時有演出,到上世紀六十年代基本停演。
灶戲是江淮流域的特色的劇種。在固始這塊豐腴的民間文化藝術土壤里有自生自長的灶戲音樂,具有抒情、明快、粗獷、樸實等特色,富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和獨特的地方色彩,不僅融合了當地的花籃戲、倒七戲、端公戲的聲韻,而且化入了豫南民歌的風采,對研究地方姊妹劇種音樂和民歌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1981年,固始縣文化館曹家振、李海華、彭化厚三同志在灶戲《郭丁香》基礎上,搜集整理了長篇敘事詩《郭丁香》被評為中國民間文學優秀作品二等獎,1985年,長詩《郭丁香》又榮獲河南省首屆民間文學評比一等獎。2004年,固始縣文化局組織整理排演的灶戲《郭丁香比家當》選段參加了河南省優秀傳統戲曲匯演,榮獲劇目“特殊貢獻獎”。2006年,固始縣文化局組織排演了灶戲《郭丁香出嫁》參加河南省縣區級文藝團體戲劇大賽榮獲劇目銀獎。
責任編輯:C005文章來源:印象河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