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信陽 >> 傳統文藝 >> 文藝賞析 >> 瀏覽信陽

信陽民歌:高高茶山飄情歌(3)

2013/11/29 14:35:59 點擊數: 【字體:

  “信陽民歌和荊楚民歌、南陽民歌同宗,同時發軔,同一文化源頭。只是后來分道揚鑣,結合各自的地域特點,形成了各自的風格。”信陽市文化局副局長李群立說。他認為,對個性鮮明、家族龐大的信陽民歌來說,這顯然不公平。

  倒是中央電視臺,多年來一直在關注著這片熱土,并不斷把信陽民歌推介給世人。

  一方水土養一方民歌。和陜北民歌的粗獷豪放相比,信陽民歌明顯細膩、溫婉。信陽市文聯主席廖永亮解釋說:“大別山地區都是山區,農民被分割在群山之間,其勞作、生活大都在一條沖谷之間。交通不便,村落稀疏、人口分散,使得當地逐漸形成規模小、出行便利的演唱組;演藝人員每場演出面對的觀眾不足百人,不需要太大的嗓門。”凡此種種,造就了信陽情歌乃至整個信陽民歌的特性:重詞輕曲,歌詞讓人眼花繚亂,曲譜變化不多;曲調不似信天游的大起大落、回腸蕩氣,卻偏重細膩的詠嘆回旋。這也恰恰成了信陽情歌的不足。因為這類曲調不容易傳唱,所以,今天的信陽,難得有幾個年輕人會唱幾首祖輩們傳唱了千年的當地民歌。

  用趙本山忽悠范偉的話說:悲哀啊!(大河報)【原標題:“豫韻楚風”信陽民歌系列三 高高茶山飄情歌】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河南省政府門戶網站 2006年12月30日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