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別長淮,豫風楚韻,魚米之鄉,閩臺祖地,革命圣地,中國茶都!
意蘊: 大山有別,水佳為淮。人言皆信,日升曰陽。
信陽,全國重要的交通樞紐城市,因
信陽毛尖和
雞公山而聞名。位于淮河上游,
中原文化與
楚文化在此交融共生,形成了細膩浪漫的豫風楚韻淮上文化風情。信陽北距
鄭州300公里,南距
武漢200公里,東距
合肥346公里,西距
西安534公里,是全國44個交通樞紐城市之一,豫南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交通、物流中心,中國連接南北,承東啟西最重要的支點城市。
信陽氣候宜人,素有“
北國江南,江南北國”之美譽,是中國最顯著的
南北分界線的標志地。境內有雞公山、南灣湖、靈山寺、賢隱寺、湯泉池、
西九華山等著名旅游景點?鬃又苡瘟袊K點、子路問津、
司馬光砸缸、
亡羊補牢等典故軼事都發生在這里。在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上播放的樂曲《
東方紅》就是由信陽長臺關出土的楚國編鐘所演奏的,信陽還出土過全國最早的毛筆、酒、轎子、床、書籍和楚國最精美的漆器,印證著這里是楚文明最重要的代表城市。
信陽根親文化繁榮,漢姓100大姓中,黃、賴、羅、蔣等13個姓氏都源于此。信陽地處江淮之間,是歷代中原人南遷的始發地和集散地,享有“中原第一僑鄉”之美稱。
信陽飲食文化優越,信陽菜、信陽小吃聞名天下,獨具一格。信陽毛尖更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北宋文豪
蘇軾謫居信陽時,給予“淮南茶,信陽第一,品不在浙閩下”的盛贊。2010年以來,在省委書記盧展工的指導和關懷下,信陽人開拓創新,先后開發出“信陽紅”和“信陽觀音”等茶葉新品,終結了
長江以北無紅茶和青茶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