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師政委下連當兵引起了毛澤東的注意
1958年2月,昆明軍區13軍37師政委何云峰大校、副師長張化民中校身著戰士服、佩戴列兵銜,分別前往該師紅軍團(109團)八連一班和四班當兵。他們以普通士兵的身份和戰士同吃、同住、同勞動、同操練,一起摸、爬、滾、打兩個多月,密切了相互關系。他們的事跡報道后,引起了毛澤東的注意。
1958年8月21日,毛澤東在北戴河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講話指出:“我們的軍官,像云南的一個師長,一年當一個月兵,我看這是好辦法。……這樣,我們的軍隊就是永遠打不散的軍隊。”8月30日,毛澤東進一步提出:“我看所有的‘長’――軍長、師長等,都至少當一個月的兵,頭一年最好搞兩個月,要服從班長、排長指揮。一年你管人家11個月,人家管你一個月還不行嗎?有些過去當過兵的現在多年不當兵了,再去當一下。”9月20日,總政治部根據毛澤東的指示作出了《關于軍隊各級干部每年下連當兵一個月的規定》。規定下發后,各級軍官積極響應,全軍上下迅速掀起了干部下連當兵的熱潮。
許世友第一批申請,下連當了“上等兵”
總政通知下發時,南京軍區正在召開黨委擴大會。第二天,毛澤東來到南京接見黨委擴大會代表,他詢問軍區司令員許世友:“世友同志啊,現在地方上規定每個領導干部要有一段時間進工廠當工人,下鄉當農民,你們部隊干部可不可以下連當兵?可不可以作個決議?”許世友堅定表示:“完全可以!”
毛澤東走后第二天,南京軍區黨委擴大會就作出了各級干部下連當兵的決議,全體代表都報名申請第一批下連當兵。9月23日,南京軍區黨委批準了許世友等30名將軍第一批下連當兵的申請。當晚,被批準的幾個將軍舉行了一次“士兵座談會”。許世友在會上說:“30年前我當過兵,那時官兵不分你我,不分老少,都像親兄弟一樣,生活在一起,戰斗在一起,個個心情舒暢,精神愉快。正是這些優良傳統和作風,培育了戰士的成長,培養了我們成為軍官。今天,我們當了高級干部也不能忘本,在我51歲的今天,又第二次下連當兵,我真高興。我這次下去一定要把兵當好。”
10月17日,上將許世友頭戴船形帽,身穿士兵服,來到海防前線某步兵六連七班,當了一名“上等兵”,他的直接領導是中士班長張吉生。許世友剛到住處時,房東老大爺站在門口驚奇地打量這位老戰士,孩子們也從窗口伸出頭來看。許世友笑著說:“怎么,看我老了?老兵能打仗,有戰斗力!”放下背包,許世友馬上參加了班務會。他對大家說:“我這兵很老,1927年就當兵。這次到七班來當個老兵,希望同志們多幫助我。”
開始戰士們稱許世友為“許同志”,后來稱“老許同志”,最后索性叫“老許”
許世友見到連長高立山的第一面,就問:“連長,我到連里來當兵,你有顧慮嗎?”連長說:“沒有。”許世友說:“沒有是假的。首先我向你表示態度,我這個兵好領導,一定聽黨支部和行政上的話,叫做什么就做什么,絕不會找你們的岔子。”
為了消除大家的顧慮,他還經常向連隊干部、戰士交心。他對班里同志說:“我們這些人做干部做了幾十年,管人管了幾十年,已經養成了管人的習慣。甚至說話聲氣、生活習慣、走路的樣子等等都有這種表現。這種習慣勢力是很頑固的,只要稍不檢點,就會流露出來。希望大家以后從這方面經常督促我,幫助我拿下官架子,搞臭官架子。”排里組織政治學習時,許世友又發言說:“我們要把官氣消滅掉。我們共產黨員,不管你職務有多高,都要平等待人,連我在內,要下很大決心做到這一點。”
第一天吃飯時,班長和戰士爭著替許世友舀水盛飯,許世友謝絕道:“班長同志,我在你們班當兵,你就是我的上級,就要大膽管教我,不要太客氣了,要讓我拿下官架子。一個戰士要班長盛飯,這還了得!”周末晚上,駐地村莊放電影,請連隊去看。臨走,班長張吉生要替許世友背步槍,許世友不肯,兩人把著槍爭來奪去,最終還是許世友獲勝。背著槍的許世友幽默地說:“我要打掉官架子,你不能培養我的官架子。”
還有一次,許世友和班里的戰士一起鋤草、掃垃圾。有個干部拿著照相機在一旁請求許世友停下來照個相。許世友沒有停,他邊掃邊說:“人民公社五六十歲的老社員,一天干到晚,也沒有人給他照相。我們干了一點活,就要照相,我看還是不照。”許世友還利用一切空隙時間和戰士們談心,談自己的全部經歷以至家庭開支、兒子的工作等情況。班里的戰士本來還有點拘束,但是看到許世友那樣平易近人,那樣誠懇,他們很快消除了顧慮。開始,戰士們稱許世友為“許同志”,后來稱“老許同志”,最后索性叫“老許”,個別愛開玩笑的戰士甚至叫起“許老頭子”了。
“來當兵就是要和大家同吃同住同操練,我不當特殊兵”
10月25日,連里組織勞動。上午,許世友去山邊參加積肥。山很陡,大家不讓許世友挑擔子,可許世友一把搶過了一挑,說:“上山挑擔子我最有經驗。年輕時我挑過二百多斤糧,走三十里路,還翻一座大山。”說著,讓戰士往筐里加滿碎草和土。許世友挑起擔子走下陡峭的山坡,腰不彎,身不晃,扁擔在肩上吱吱嘎嘎響。同來當兵的干部看著他的背影說:“老頭子干勁大,不能再讓他挑了。”但許世友一直堅持挑了三四擔才被別人奪下擔子。下午修水庫,年輕人早把扁擔搶光了。許世友就兩手提著兩筐土,直奔大堤,讓許多年輕戰士贊嘆不已。
10月27日,連隊進行攀登絕壁訓練。趁大家不注意,許世友也抓起繩子攀登起來。戰士們急忙來保護。許世友邊爬邊說:“我能上去,你們別以為我年紀大了不行!”最終他順利登頂。晚上的班務會上,班長張吉生批評了許世友,說他年紀那么大,不該攀登絕壁。許世友說:“我接受班長的批評。但要說明一點:你批評是正確的,我鍛煉一下也是需要的。”班長說:“你年紀大,應該休息休息。”許世友笑答:“我來當兵就是要和大家同吃同住同操練,我不當特殊兵。”
訓練間隙,戰士們知道許世友年輕時在少林寺習過武,武術功底深厚,就一致要求他表演武術。許世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