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信陽 >> 走進信陽 >> 印象信陽 >> 瀏覽信陽

插秧

2017/6/5 17:09:41 點擊數: 【字體:

插秧

端午前后,河南新縣西河村的村民在忙著插秧。本報記者張蕾攝/光明圖片
 
  【留住鄉愁】
 
  端午前后,農事無閑活,村莊無閑人。在鄉下水源好的地方,就“開秧門”了。
 
  這個時節,在藍天白云的映襯下,一塊塊亮汪汪的水田充滿著詩情畫意。田塍上、河坎邊、秧田里,蠕動著三三兩兩的插秧人。人多好種田。村里插秧時,往往是我幫你家一天,你幫我家一天,像辦酒席一樣熱鬧。
 
  天剛亮,就有人挑著空籃子、扛上扁擔去秧田里拔秧。秧田里長有稗草和雜草,拔秧時要小心剔出。一邊拔秧,一邊還要擺擺家;蛘f些奇聞軼事,間或拖腔拿調地唱起花燈小調,比如“田夫拋秧田婦接,小兒拔秧大兒插”……那熱火朝天的勞動場面,形成了鄉村五六月獨特的景致。
 
  插秧時,田水的深淺以漫過田泥為宜——太深了,秧苗難定根,容易漂起來;太淺了,插秧分秧不利爽,泥漿濺得身上到處都是。插秧要做到“胸中有丘壑”,窩距行距都有數,左三棵,右三棵,分蔸均勻,秧苗直立,排列整齊,橫豎都在一條線上,不能出現鬧塘(秧苗栽得太稀或沒有秧苗的地方)。
 
  為了趕天,男女老幼齊上陣,站成一排,低頭彎腰,左手分秧右手插。插秧時眼睛不看手,只看水面,插好一行退半步,一步步順次把秧插進水田,待退到田邊,秧便插好了。此時,青苗點綴的水田平整如鏡,倒映出人影、青山和天上緩緩游動的白云,此情此景不禁讓人想起唐朝布袋和尚的那首詩:“手提青苗種福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靜方成稻,后退原來是向前。”
 
  天晴時插秧,毒辣辣的太陽要把頭皮曬炸,汗水順著臉頰流下來,洇成的鹽漬在背上形成一塊塊奇形怪狀的“地圖”。
 
  插秧時節,天氣說變就變,早晨還是艷陽高照,午后就變得陰云密布,不多時雨便噼里啪啦下起來。沒帶蓑衣和斗笠的鄉親只好弓著背繼續埋頭苦干,讓雨水從頭上順著腮幫子流下來,連揩的時間都沒有。
 
  突然間,這沉悶的場面被遠處姑娘一嗓子脆亮婉轉的山歌打破了:“大田栽秧窩對窩,撥開泥水栽兩窩。哪個是妹親朋友,陪妹栽到太陽落。”這邊的小伙子當然不甘示弱:“大田栽秧行對行,鑰匙配鎖妹配郎。只要小妹不嫌棄,哥會下田來幫忙。”唱畢,任憑一陣陣歡笑聲、喝彩聲響徹田野,鄉親們也似乎忘卻了日曬雨淋的辛苦和疲勞。
 
  不到十天半月,稻秧便栽得封壩了。一陣風吹過,秧苗隨風舞動,仿佛一片綠色的海洋,更像一幅極美的油畫。
 
  插秧,難以磨滅的記憶,難以抹去的鄉愁……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光明日報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途W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