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周口 >> 新聞資訊 >> 瀏覽周口

豫劇名家王寬獲評“2015年度感動中國人物”

2016/2/15 12:10:16 點擊數: 【字體:

   
    昨晚,“2015年度感動中國人物”正式揭曉,頒獎典禮昨晚8點在央視播出。本報曾關注報道的“10年‘賣唱’養大5名孤兒”的豫劇名家王寬,成功入選“2015年度感動中國人物”。

    值得關注的是,2013年至今,鄭州已連續3年“誕生”感動中國年度人物,這座大愛之城,也成為全國唯一一個感動中國“三連冠”城市。

    16年養大5名孤兒,捐款逾百萬

    王寬是周口淮陽人,國家一級演員。1998年,王寬從鄭州市豫劇團退休,回老家探親時,陸續收養了5個孤兒,并將他們帶到鄭州養大成人。為了養育5個孤兒和患漸凍癥的外孫,從10年前起,這位豫劇“名角”便穿梭于大大小小的茶樓“賣唱”,抓住一切機會拍廣告、演電影,雖勞累成疾,心臟病多次復發,醫院三次下達“病危通知書”,但他仍背著家人偷著唱。16年來,王寬夫婦向社會慈善事業捐款逾百萬元。

    昨日的頒獎典禮上,王寬說,16年來,妻子王淑榮是他的賢內助,“這個獎,妻子的功勞占60%”。節目中,王寬家的6個孩子,一起登上舞臺,為大家演唱了一段豫劇唱段《我愛我孫》。

    “重返舞臺,放不下人間悲歡;再當爺娘,學的是前代圣賢;為救孤,你古稀高齡去賣唱;為救孤,你含辛茹苦十六年;十六年,哪一年不是三百六十天;臺上,你蒼涼開腔;臺下,你給人間作了榜樣。”敬一丹宣讀給王寬的頒獎詞,短短幾句話,將這個家庭16年的大愛描繪得淋漓盡致。

    《感動中國》是愛心的新起點

    今年1月20日,王寬突然接到通知,讓去北京錄制《感動中國》頒獎典禮。“當時我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我們只做了自己應該做的事。”昨天,王寬回憶說。

    1月22日,王寬和妻子王淑榮帶著6個孩子,踏上了前往北京的高鐵列車。“以前,爺爺最愛唱《我愛我孫》給我們聽,這個戲曲寄托了爺爺和奶奶對我們6個孩子的愛。”王寬的外孫王海龍說。

    在王寬眼中,《感動中國》并非愛心的終點,而是新起點。1月25日,王寬全家剛從北京返鄭,便立即跟隨一家愛心團隊到鄭州北郊義演。每年春節,王寬總會接孤兒回家過年,今年依然不例外。除夕當天,老人從鄭州兒童福利院接回2名孤兒,與全家人一起吃餃子、歡慶新春,給孩子家的溫暖。春節期間,王寬回到周口淮陽老家,聽說一名老鄉家里老人患了癌癥,他四處打聽到這位老鄉家,撂下2000元扭頭就走了;見到了五保戶,他就親自送去1500元……

    “愛心一直滋潤著這片土地,我只是把這份愛心傳遞下去,從沒想過要給誰看,要得啥獎。”王寬說,河南人的骨子里總有一種俠肝義膽的精神,而他所做的,只是在傳遞著這種精神。

    雖登上了《感動中國》的領獎臺,但王寬說,他的公益事業并不會止步。“與其他獲獎嘉賓相比,我們做得遠遠不夠。”王寬說,他和孩子們還將繼續努力,“我只要能唱一天,就把愛傳遞一天,即使將來唱不動,也要讓孩子們繼續傳承這份愛心。”

    3年連續感動中國,鄭州是全國唯一

    2002年,央視《感動中國》欄目正式開播,之后這個欄目從未缺少“河南元素”:張榮鎖、任長霞、洪戰輝、魏青剛、王百姓、李劍英、謝延信、武文斌、李隆、李靈、胡佩蘭、劉洋、隴海大院、王寬……14年的評選中,已有15個河南人或團體上榜,幾乎年年不落。對此,在昨晚的頒獎典禮上,白巖松也著重提到了這一“河南好人”現象。

    據統計,中央文明辦開展的“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中,河南省7年上榜好人總數達1000多名;2015年這一年,河南共有90人登上“中國好人榜”。僅2015年12月的“中國好人榜”,河南就有7位好人榮登榜單。

    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98歲仍每天堅持坐診,給病人用便宜藥的“仁醫奶奶”胡佩蘭,還是首位中國女航天員架起天梯上天宮的劉洋,抑或是用真情傳遞人間大愛的“隴海大院”,還是茶樓“賣唱”養大5名家鄉孤兒的王寬,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生活在鄭州。2013年至今,鄭州連續三年“誕生”感動中國年度人物,鄭州也成為全國所有城市中唯一一個感動中國“三連冠”城市。

    其實,除了《感動中國》評出的好人,鄭州還有不少“小善大愛”的好人:好人有好報、全城救助劉東興;一碗面感動一座城;7年堅持給農民工送水的“送水哥”……鄭州,已成為一座名副其實的“好人城市”。

    好人產生連帶效應,更多群眾受益

   “河南好人群體的出現,主要是好人產生了連帶效應”。鄭州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張明鎖認為,一個好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一個好人的事跡卻能帶動一群好人,好人有好報的社會氛圍,更能帶領更多人加入到好人的隊伍。張明鎖舉例說,洛陽“擁軍八姐妹”最初只有八位好姐妹,但這一事跡經媒體宣傳報道后,更多的人參與到這個團隊,現在已發展成一個800多人的社會公益群體。

    濮陽中原油田第十社區的宋麗萍,是第四屆全國道德模范評選候選人。宋麗萍說,2013年,她的志愿者隊伍只有200人,如今,2630余人都加入到她的志愿者隊伍中。“孤寡老人買菜不方便,殘疾人出門有麻煩,這些看似是小事,但這樣的小事做得多了,也就成了大愛。”宋麗萍說。目前,她的志愿服務隊一共分為鄰里守望、愛心助困、義務巡邏、環衛交通、文藝演出等10個小分隊,結對幫扶孤寡老人、空巢老人及困難家庭90余戶,除了日常幫困,還經常參加清除樓道小廣告,義務植樹等活動。

    為了影響和幫助更多人,宋麗萍除了在濮陽市區設立志愿服務站,還在南樂縣、范縣等地設立了12個分站,每年,都會有志愿者加入進來,已有上萬人從中受益。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大河報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蒸花饃 迎新年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