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雕像
典源:李斯《用筆法》
典故釋義:比喻有所憑借,找到了依靠。
李斯是秦朝的丞相,被稱為千古一相。李斯在任的時候曾經輔佐秦王嬴政統一中國做出重大貢獻,包括制定《秦律》統一法令、建立郡縣制、統一并簡化文字、統一度量衡、修馳道、統一貨幣等。
然而李斯的貢獻還不僅僅如此,其實他既是一個文學家又是一個書法家和書法理論家。大文豪魯迅曾說:“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足見其推崇備至,至于李斯的書法也是后人眼中的瑰寶。
李斯的《用筆法》是中國書法史上非常重要的書法理論,開創了書法理論的先河。他寫這篇作品的本意據載:秦統一前,因各諸侯國長期割據分裂,形成了語言異聲,文字異形的局面。秦始皇一直希望有標準的字體來取代以前流行的異體字,于是便打聽到李斯擅長書法,就把這項任務交給他。李斯將大篆字體刪繁就簡,整理出一套筆劃簡單,形體整齊的文字,叫做秦篆。秦始皇看了這些新書體后很滿意,于是就把它定為標準字體,通令全國使用。
當時,人們對小篆的結構不太熟悉,很難寫得稱心如意。李斯就和趙高、胡毋等人寫了《倉頡篇》、《爰歷篇》和《博學篇》等范本,供大家臨摹。同時,他還專門講解了書寫文字時需要注意的問題。于是,就有了李斯的書法理論杰作《用筆法》。
成語“如魚得水”由此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