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舉妄動
2013/9/6 17:10:54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典源:先秦《韓非子·解老》
韓非(約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是戰國時期西平人,“喜刑名法術之學”,后世稱他為韓非子。他和上蔡人李斯都是荀子的弟子。當時韓非所在的韓國很弱,常受鄰國的欺凌,他多次向韓王提出富強的計策,但未被韓王采納。韓非寫了《孤憤》《五蠹》等一系列文章,這些作品后來集為《韓非子》一書。秦王嬴政讀了韓非的文章,極為贊賞。公元前234年,韓非作為韓國的使臣來到秦國,上書秦王,勸其先伐趙而緩伐韓。李斯妒忌韓非的才能,與姚賈一道進讒加以陷害,韓非被迫服毒自殺。
韓非注意研究歷史,認為歷史是不斷發展進步的。他認為如果當今之世還贊美“堯、舜、湯、武之道”,“必為新圣笑矣”。因此,他主張“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世異則事異”,“事異則備變”(《韓非子·五蠹》),要根據今天的實際來制定政策。他的歷史觀,為當時地主階級的改革提供了理論根據。
成語“輕舉妄動”由此而出。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印象河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