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詠重陽與重陽詩歌中的上蔡(3)
2013/12/11 17:23:48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清代康熙年間探花程元章居官歸里上蔡后,每逢重陽佳節,都會約文友登蔡侯玩河樓,飲酒賦詩,寫下了“重陽風雨一枝收,亭下黃花正晚秋”、“夕陽山外參差影,曉月樓頭斷續聲”的詩句。
另外,清代張御采的《己巳重九后一日登西城小步》、民國時張牧蕓的《九日登玩河樓》等,都是描寫上蔡人重陽節登高望遠的著名詩篇。
從這些詩中我們可以看出,上蔡人重陽節登高是例行活動,登的是蔡國故城墻上的“岡山”而不是一般的“登高”。詩人們似乎在乘著古來遺風,步著桓景登山走過的路子,到桓景駐足的地方,卻忘了桓景登山是趨吉避兇,而自己則是尋求心情愉悅罷了。
如今,每逢九九重陽節這天,在上蔡縣城蔡侯玩河樓所在地的蔡國故城墻上,人們或親朋好友相隨,或一家相攜,來領略這里的美景,享受大自然帶給人們的無限風光,抒發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羅楊在談及重陽節發源于上蔡時指出:“歷代上蔡人在時代的變遷中秉承重陽文化及其折射出來的至崇理念和人文精神,在傳承祖先留下來的文化因子的過程中,不斷超越大眾民俗文化的基本內涵,派生出了歷代文人、學者、士大夫借重陽抒情達意的高雅文化現象,使兩千年的重陽文化節俗日臻完美,文化內涵日漸豐富,進而使人類的美好情懷不斷升華,不斷被賦予新的時代寓意。”□晚報記者 張廣智【原標題:詩詠重陽與重陽詩歌中的上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