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南羅卷戲是我國眾多劇種中具有鮮明個性的民間傳統劇種,是由“羅戲”和“卷戲”這兩個中州大地的古老劇種融合而成的,在河南汝南已有360多年的歷史,2008年入選第二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中。
“卷戲”于明朝末期誕生于汝南縣的燕亭店、楚鋪和戴堂村。“羅戲”于清代初期流入汝南縣。 “卷戲”善演文戲,“羅戲”善演武戲,為達到兩個劇種相互補充,文武兼有的演出效果,兩個劇種經常同臺演出,往往在一個劇目中上部唱“卷戲”,下部唱“羅戲”或甲角唱“卷戲”、乙角唱“羅戲”.民國以后,群眾將這兩個劇種統稱為“羅卷戲”或“卷羅戲”了。
“羅卷戲”的戲文道白多使用當地的方言和中州韻,其唱腔接近當地的民間語言節奏,具有十分鮮明的地方特色和獨特的藝術風格,是我國眾多民間傳統劇種中風格獨特、古老稀有的地方劇種。它們是中原地區的優秀民間戲曲文化,是古老中原戲曲的遺存。“羅卷戲”獨特的藝術風格,在其他地方戲曲中實屬罕見。發掘、搶救和保護汝南“羅卷戲”,不管是對豐富和完善中國戲曲史,還是對世界戲劇史的豐富和完善,都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