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夾弦又名兩夾弦,因其主要伴奏樂器四胡上的四股弦和拉弓上的馬尾兩兩相夾,進行演奏而得名。二夾弦屬地方稀有小劇種,劇目多系生活小戲,演藝重臺步、指法和水袖功夫,尤重眼神和面部表情,以工唱著稱,素有“站著不動,穩(wěn)唱一百單八句”之說,又有“一句戲百人迷”之譽。
濮陽二夾弦為流入劇種,清代中后期傳入本地,已有約150多年歷史。1948年黃城二夾弦戲班班主項增嚴,邀封丘著名演員魏秀英(藝名“小白鞋”)和滑縣著名演員祝世田(藝名“小鼻子紅臉”)來班,并聘為教師,創(chuàng)作、排練了不少新劇目,使戲班名聲大震,唱紅了黃河兩岸。
1954年,濮陽縣政府以黃城二夾弦戲班為基礎(chǔ)成立了“濮陽縣紅旗二夾弦劇團”,屬國有文化企業(yè)。1962年,劇團被下放到孟軻鄉(xiāng),建立農(nóng)場勞動,1965年被砍。二夾弦戲曲活動一度滅跡。
二夾弦原有唱本200多本,曲牌10多支,目前部分劇目已失傳。近幾年來,濮陽市青年二夾弦劇團已整理出劇目百余本。現(xiàn)任團長郭靜芳常對人說:“二夾弦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文化遺產(chǎn),再困難也要傳承下去,千萬不能在咱們這一代斷了她的根”。
2015年,被列為第四批河南省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性擴展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