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化臺的周郭兩家都是山西遷來的,相居上百年,親如一家,聽說曾有一家姓魯的居住,自從常遇春血洗山東后也不知逃到哪里去了。
可是按封建說法周郭兩姓作鄰居不好,定相克,但是也沒有辦法,在村東兩里有一個周堂,住著一戶姓陸的,也有二三畝地,周姓想把他請來住在中間,俗話說隔陸如隔山,但是請不來,到清朝雍正年間,范縣田中玉中了進士,當了縣官,他的女兒嫁到陸家,按禮俗新媳婦進門來三天下廚房,但是官家的小姐不會做飯,難過地落了淚,過了幾天回到娘家大哭,田中玉說你回婆家后看看附近村上有無賣地的,咱要上二三百畝另立門戶,再買兩個丫環做飯不就妥了嗎?田小姐回到婆家后一打聽分化臺有賣地的,周郭家聽說后同意了,于是幫她買了二百畝地,并把周郭中間劃出一片宅子請他蓋房,這樣一來田家小姐也安心了,周郭兩家也避免了相克,真是一舉三得,所以分化臺周郭陸三姓同居了三百年是分化臺的老戶,這位田小姐死后也埋在村后,只可惜沒有石碑,找不到哪個是她的墓。詩曰:“農家新婦實難應,縣官小姐又沮傾。分化臺村另立戶,周郭兩姓鼓掌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