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濮陽 >> 歷史傳說 >> 歷史典故 >> 瀏覽濮陽
精彩推薦
  • 歷史典故-戚城會盟

    戚城會盟

    戚城史事之會盟 古代諸侯間,為了自已的利益,常會聯合..[詳細]
  • 歷史典故-澶淵之盟

    澶淵之盟

    北宋與遼在澶州(今河南濮陽附近)締結的一次盟約。澶州..[詳細]
熱點關注
專題推薦
    沒有記錄!
熱點排行

澶淵之盟

2013/7/23 15:19:48 點擊數: 【字體:


澶淵之盟

 
    北宋與遼在澶州(今河南濮陽附近)締結的一次盟約。澶州亦名澶淵郡,故史稱宋遼此次和議為“澶淵之盟”。

  北宋景德元年(1004),遼承天皇太后和遼圣宗耶律隆緒以收復瓦橋關(今河北雄縣舊南關)南十縣為名,發兵南下。閏九月,遼軍進入宋境,采取避實就虛的戰術,繞過宋軍固守的城池,十一月,破宋軍守備較弱的德清軍(今河南清豐)、通利軍(今河南浚縣西北)等,抵達黃河邊的重鎮澶州城北,威脅宋朝的都城東京開封,宋朝野為之震動,人心惶惶。

  宋朝大臣王欽若主張遷都昇州(今江蘇南京),陳堯叟主張遷都益州(今四川成都);宰相寇準力請宋真宗趙恒親征。宋真宗被迫北上。這時寇準倚重的將領是在歷次抗遼戰斗中屢立戰功的楊嗣和楊延朗(楊業之子,后改名延昭)等人。楊延朗上疏,建議“飭諸軍,扼其要路,眾可殲焉,即幽、易數州可襲而取”,但未被采納。宋軍在澶州前線以伏弩射殺遼南京統軍使蕭撻凜(一作覽),遼軍士氣受挫。宋真宗在寇準一再催促下,登上澶州北城門樓以示督戰,宋軍士氣為之一振。宋、遼兩軍出現相峙局面。

  遼軍這次南侵,其目的只是想進行一次物資掠奪和政治訛詐,因折將受挫,表示同意與宋議和。宋真宗只希望遼軍能盡快北撤,不惜代價,于是遣使向遼求和。十二月,宋、遼商定和議,交換“誓書”,約定:宋朝每年給遼絹二十萬匹、銀十萬兩,沿邊州軍各守疆界,兩地人戶不得交侵,不得收留對方逃亡的“盜賊”,雙方可以依舊修葺城池,但不得創筑城堡、改移河道。此外,又約定遼帝稱宋帝為兄,宋帝稱遼帝為弟,宋遼為兄弟之國。盟約締結后,宋、遼形成長期并立的形勢,兩國之間不再有大的戰事,為中原與北部邊疆經濟文化的交流創造了條件。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印象河南網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高超治河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新浪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