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青父子以賣菜為生。一天天剛亮,張青父子就拉著一大平車鮮菜,去趕“七月七”馬陵道大會。來到會上,擺好了菜攤,有鮮嫩的豆角,帶刺的黃瓜,嫩綠的茄子,噴香的甜瓜,好不惹人喜歡。
這時走來一個人,裝滿一籃子菜提起就走。張青拉住說:“你還沒給錢呢。”那人一瞪眼:“錢!也不看看是啥地方,到馬陵集上賣菜,得先讓少爺嘗嘗鮮。誰敢跟我要錢,我掐誰的爪子。”
說著就照張青和他父親打去,張青的父親往旁邊躲,順勢一個掃趟腿,那公子翻倒在地,大喊大叫起來。這時馬上來了一群打手,把他父子倆圍住,那公子說了聲“給我打!”十幾歲的張青和年邁的父親被眾惡徒打倒在地,那公子舉刀就砍!“當啷”一聲,公子手中的大刀飛上屋頂,眾人定神一看,見面前站著一位老人,手指公子道:“買菜不給錢,還要傷人,誰敢欺負我這徒弟,就叫他嘗嘗我的厲害。”說著拿著一條鐵棍,用手搓了搓,鐵棍長了,揉了揉,粗了,捋了捋,細了。又照路邊的一塊大石頭拍了一下,石頭碎成了幾塊。看熱鬧的人連聲喝彩,那公子嚇得馬上付了錢,溜跑了。
張青連跑幾步,跪在老人面前:“多虧師傅搭救,請到我家休息。”老人點頭說了聲“好”!張青父子把老人請到家里,打掃了一間房屋,讓老人住下,盛情款待。談話中,才知老人家住山西,名叫周侗。去汴梁訪友,路過此地。張青便拜周侗為師,學習武藝。
周侗師傅說:“學藝不易,受苦出力,我先教你一套賣菜拳防身吧。”張青傻了眼,長這么大,還沒聽說有賣菜拳呢。周師傅說:“從明天開始,趕集賣菜,不用車推,不用肩挑。你把兩臂伸開,當做扁擔,用手提菜。先提五十斤,再逐漸增多。”
從此,張青趕集上會賣菜,都是用手臂張開提筐。一天比一天提得多。
隔了些天,周師傅又讓張青把兩塊鐵板綁在腿上,重量也逐漸增大,以此來練腿功。
又隔了些天,師傅又教張青用拳打泥,打墻,打樹,打鐵板,練習鐵巴掌。后來,師傅又把刀、槍、棍、棒的武藝也教給了他。
一年過去了,周師傅要走了,臨走時囑咐張青:“我有事到汴京去,不能在此久留。你要好好習武,記住三條:一不要傷害窮人,二不要傷害客商和僧道,三要給賣藝人方便。學藝一為強身,二為對付貪官、污吏、地痞、惡棍。要違背了我的意思,就別說是我的徒弟。”說罷就動身遠去了。
張青牢記師傅的話,練了一身好武藝,專為窮苦人打抱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