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省濮陽市,有一個中國古代的“聯合國”,不過當時它不叫“聯合國”,而稱作“會盟臺”。
作為河南省歷史文化名城的濮陽,春秋時期是衛國國都。會盟臺遺址位于今濮州市舊城鎮,舊稱葵丘、戚城,俗稱孔悝城。當年這里有一個占地250畝的高大土臺,可容納萬余人。春秋初期,周王室勢力日漸衰落,各諸侯國逐鹿中原爭霸天下。雄才大略的齊桓公舉賢任能勵精圖治,使國力日益強盛。公元前651年(桓公三十五年)夏,齊桓公大會諸侯于葵丘。“葵丘之盟”奠定了齊桓公的霸主地位,會盟臺也因之名揚天下。從此,齊桓公以中原諸侯盟主身份,得以“挾天子以令諸侯”,備受后人矚目。公元前626年至前531年的將近一個世紀里,各諸侯國國君及卿大夫在衛國會盟共達15次之多,戚城(葵丘)也成為名副其實的古代“聯合國”。
1996年11月20日,戚城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如今這里建起了一座戚城遺址公園,園內風光秀麗,人文遺跡繁多,堪稱豫魯冀一帶年代最悠久、延續時間最長的古代聚落城池。
虎年新春,筆者去濮陽游覽,徘徊于戚城遺址公園,遙憶古代“聯合國”風云際會的歷史星空,不免觸景生情。正是:
滄桑巨變兩千年,
戚城遺址憶先賢。
遙想昔日群英會,
中華重任更無前!作者:徐秀麗【原標題:會盟臺:古代的“聯合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