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濮陽 >> 文化遺產 >> 文遺賞析 >> 瀏覽濮陽

軍工史上第一門大炮誕生記

2013/12/28 14:58:28 點擊數: 【字體:


    軍工要加緊建設,不管多么困難也得把工廠建設起來,一切保證軍工。

    ——鄧小平(1945年8月)

    在河南省濮陽市清豐縣雙廟鄉單拐村陳氏祠堂南邊,有一門綠色大炮格外引人注目。它的名字叫“蓋亮號”九二式七十毫米步兵炮,重量只有200公斤,口徑70毫米,射程3500米,是我軍軍工史上生產的第一門大炮。

    “這是‘蓋亮號’步兵炮的復制品,原炮現陳列于中國軍事博物館。”10月15日,本報特派采訪組一行來到位于單拐村的冀魯豫邊區革命根據地舊址紀念館,館長庫留鎖告訴記者,在單拐復制一門“蓋亮號”,別具意義,因為這里即為其誕生地,其生產者冀魯豫軍區兵工一廠,當年就坐落在單拐村陳氏祠堂里。

    庫留鎖介紹說,1945年冬至1946年春,冀魯豫軍區軍工部根據中央軍委和劉伯承、鄧小平等首長的指示,按照繳獲的日軍九二步兵炮的樣式仿造了一門大炮。由于這種大炮一匹馬就可以拉動,拆開后兩匹馬就能馱走,十分靈活方便,非常適合部隊游擊作戰,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立下了赫赫戰功。

    那么,在當時環境艱苦、條件惡劣、設備簡陋、材料緊缺的情況下,這門大炮又是怎樣制造出來的呢?

    不可思議的緊急任務

    1945年8月,為了保衛抗日戰爭勝利果實,做好解放戰爭準備,晉冀魯豫大軍區決定建立大型炮彈廠和六個不同規模的軍工廠。鄧小平專門作出指示:“軍工要加緊建設,不管多么困難也得把工廠建設起來,一切保證軍工。”

    根據中央和劉鄧等首長的指示,9月,冀魯豫軍區在單拐成立軍事工業部,先后建立了4個兵工廠,兵工一廠就設在單拐村。最初,兵工一廠只能利用單拐村的陳氏祠堂作廠房,設備和工具就是幾盤熔爐、幾個大風箱、幾把老虎鉗和一些錘子、銼、手搖鉆等,外加繳獲的一些機器和車床。

    然而,就在當年冬季,軍工部向兵工一廠轉達了劉鄧首長關于制造九二步兵炮的命令。設備簡陋、資源匱乏、生活艱苦,很多人都覺得這是一個不可思議的任務。軍工部首長程重遠下達任務時,廠長張受益、政委楊俊杰等領導都一言不發。那么,劉鄧首長是在什么情況下下達這項看似不可能完成的緊急任務呢?

    原來,早在1940年,魯西軍區在潘溪渡戰役中繳獲了一門日制九二式步兵炮,但炮彈卻僅有6發,一旦炮彈打光,這個“大家伙”便成了中看不中用的東西。軍區兵工廠克服無機器、無原料、無技術人才等困難,經過多次試驗,終于研制出了炮彈。

    有了炮,又有了炮彈,冀魯豫根據地軍隊如虎添翼,隨后幾個月的時間,就先后拿下敵人近百個據點。這門九二步兵炮成為對日戰斗的“急先鋒”,在攻堅打據點、摧毀敵人的“烏龜殼”時大顯威風。小鬼子們也害怕了,在對上級的報告中說:“八路的炮大大的,八路會造炮了……”

    就在部隊一路挺進的時候,意外出現了:由于長年作戰,缺乏保養和維護,這門炮在1945年5月17日東平縣小寨戰斗中意外地炸膛了。

    沒有炮,打據點又成了問題。按照劉鄧首長的指示,魯西軍區向兵工一廠下達了緊急任務:仿造九二式步兵炮。

    歷經艱辛仿造大炮

    要完成試制九二式步兵炮的任務,對于當時的兵工一廠來說,困難相當大:技術資料不全,沒有圖紙;設備和原材料匱乏,尤其是鋼材和煤炭奇缺;人員思想狀況、技術水平參差不齊……

    面對巨大的挑戰,兵工廠黨支部召開全體黨員和職工大會,堅定大家的信心。同時召開技術骨干和班、排長會議,明確由年輕的技師蓋亮、工務長杜茂才和一批技術水平較高、有實踐經驗的老工人組成技術攻關小組,負責解決技術資料和試制過程中遇到的各種難題。

    為了造大炮,軍區人人行動起來,各顯神通。一方面,大家冒著生命危險,到敵占區城市套購材料;另一方面,派人到民間走街串巷,收購破鐵鍋、古銅錢等材料;同時,還組織民兵破壞敵人的鐵路、火車等,弄來道軌、火車軸、鋼板等材料。擔任仿制工作的蓋亮,則帶著自己的兒子蓋三保和杜茂才等技術人員一起投入到這門炮的最核心的仿造中。

    攻關小組把炸了膛的日軍九二步兵炮所有零部件拆成8大部分,共計120多個零件,獲得基本數據,逐一進行仿制。他們還對炮栓、閉鎖機、甩子、擊發機構和拉火機構等進行改造,使新炮與日本的九二炮完全不同。而蓋亮則率領技術骨干,夜以繼日地進行繪圖工作,畫了改,改了再畫,力爭達到最高水平。

    經過日夜奮戰,1946年4月,攻關小組終于試制成功了我軍軍工史上第一門步兵炮。

    解放軍炮兵的起點

    第一門步兵炮試射成功后,兵工一廠和整個單拐村都沸騰了。村民們敲鑼打鼓,歡呼慶祝,還殺豬宰羊慰問英雄的兵工戰士;軍工部在陳氏祠堂大院召開了慶功大會,表彰有功人員。鑒于蓋亮在試制大炮過程中的特殊貢獻,軍工部遂將這門九二式七十毫米步兵炮命名為“蓋亮號”。

    造出了第一門炮,第二門、第三門接連問世。作為當時我軍唯一的一種自己制造的重型武器,“蓋亮號”九二步兵炮在戰場上發揮了重要作用。有了這些炮,我軍開始配備專門的炮兵,這也就成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炮兵的起點。

    從1945年冬到1948年,兵工一廠共生產了七門大炮,其中有五門配備給前線部隊,發揮了重大作用。新中國成立后,其中有一門大炮陳列在中國軍事博物館中。

    歷史,將永遠銘記兵工戰士的卓越貢獻。【原標題:軍工史上第一門大炮誕生記】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廣安日報 2013年11月07日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