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濮陽 >> 文化遺產 >> 文遺賞析 >> 瀏覽濮陽

臺前縣孫口將軍渡 劉鄧大軍從這里開始南征

2013/12/28 17:40:01 點擊數: 【字體:


    一、概況綜述

    臺前縣孫口將軍渡位于臺前縣孫口鄉政府東南2公里的黃河北岸,原名孫口渡口。1947年6月30日,劉鄧大軍12萬人以此為中心強渡黃河,發起魯西南戰役,千里躍進大別山,揭開了解放戰爭戰略反攻的偉大序幕。臺前縣將軍渡黃河游覽區以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晉冀魯豫野戰軍渡河處”為依托,沿臨黃堤規劃建設,位于豫魯交界的黃河之濱。將軍渡黃河游覽區,總體規劃面積500余畝,共分為五個景區,即:(1)紀念館區;(2)廣場;(3)浮雕碑廊區;(4)黃河游覽區;(5)賓館、飯店、服務區。分三期建成。2006年投資90萬元,完成了一期工程建設任務,建起了劉鄧大軍渡河紀念館,建筑面積315平方米,館名由遲浩田題寫。除紀念館外,還倚壩修建了“將軍亭”,全國著名書法家李鐸和中國貧困地區文化促進會副會長李春華分別為將軍亭題寫了匾名和楹聯。2007年投資245萬元完成二期工程建設任務,鋪設廣場1800平方米、青石板道路1000平方米、嵌草磚停車場900平方米,建成了連心橋;完成了室內布展及文物征集工作;對景區綠化進行了設計,周邊種植柳、銀杏、大葉女貞等不同的樹木,平地栽種各種名花異草,令人賞心悅目;完善了服務功能,景區內水電一應俱全。2008年投資150萬元,建成了劉鄧大軍強渡黃河主體紀念碑和紀念碑萬人廣場。為適應旅游資源開發形勢的需要,目前正在建設新的劉鄧大軍渡黃河紀念館,該工程于2009年10月6日動工,劉鄧大軍渡黃河紀念館建筑面積4538平方米,四層框架結構,布展面積2000多平方米。一層為管理用房,二、三層為展廳、陳列室等。

    二、遺址遺存

    為紀念劉鄧大軍強渡黃河這一重大歷史事件,1981年6月,臺前縣人民政府在孫口村南臨黃河大堤頂北側立碑以紀之。碑為青石質,通高3米、寬7米、厚0.4米,碑首刻五角星一顆,象征五星紅旗在空中飄揚。碑座刻水紋狀浪花浮雕,象征洶涌澎湃的黃河,碑身左上角刻有“中國人民解放軍晉冀魯豫野戰軍”一行上款,中間刻有“孫口渡河處”五個醒目大字,由河南省書法家協會主席陳天然書丹。碑身置于高1.5米、面積50平方米的磚砌水泥臺上,氣勢雄偉,莊嚴肅穆。1986年11月21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將其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月,臺前縣人民政府建立保護標志,石碑上刻“晉冀魯豫野戰軍渡黃河紀念地”。為昭彰史跡,教育后人,1997年立主體紀念碑一座,高3.16米,寬0.94米,厚0.3米。碑陽(正)面刻有國務院原副總理薄一波的題詞:“劉鄧大軍強渡黃河紀念碑”。并建有青石六角碑亭,此亭凝民族傳統建筑風格和現代藝術為一體,古樸典雅,飛檐斗拱,氣勢非凡,展示著波瀾壯闊的革命歷史畫卷。是年,孫口將軍渡紀念地被命名為河南省首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4年河南省文物局對紀念碑的保護范圍進行調整,調整后的文物保護區為:自碑亭南20米,北、東各100米,西50米。控制地帶為:自保護區向南1000米,北100米,東2000米,西100米。2005年3月,將軍渡紀念地被列為河南省紅色旅游景點。2008年10月,劉鄧大軍渡黃河紀念碑建成,碑高27.37米,其中碑座高6.30米,碑身高19.47米,碑冠高2米,象征著劉鄧二位首長1947年6月30日在此渡河。碑座建筑面積438平方米,臺階12層,象征著4個縱隊的12萬大軍渡過黃河。紀念碑整體為框架結構,外掛花崗巖。碑身兩面由薄一波同志題詞“劉鄧大軍渡黃河紀念碑”。碑座由兩面文字說明和兩面浮雕組成,兩面文字說明是碑文和碑記,分別介紹紀念碑情況和劉鄧大軍渡黃河事件,兩面浮雕分別表現了劉鄧大軍渡黃河和臺前縣老區人民支前的場景。
   
    三、文物陳列
   
    劉鄧大軍渡黃河紀念館,占地315平方米,共分9個展廳。第一展廳為序廳,中間為強渡黃河大型壁畫,兩側是題詞。第二展廳是戰略態勢,展示劉鄧大軍強度黃河前的形勢。第三展廳是渡前準備,展示為強渡黃河所作的準備工作。第四展廳是強渡黃河,展示劉鄧大軍12萬人以孫口為中心,東起東阿西至濮縣300余里,踏著黃河的滾滾波濤,冒著敵人的槍林彈雨,一舉突破上有飛機轟炸、岸有重兵把守的黃河天險。第五展廳為渡河戰役,展示劉鄧大軍渡河后,在廣闊的魯西南平原上,攻鄆城、戰定陶、圍六營、克羊山,連戰連捷,殲滅國民黨正規部隊5.6萬余人,繼而挺進中原,千里躍進大別山。第六展廳為人民支前,展示在偉大的解放戰爭中,經過烈火鍛煉的臺前及沿黃一帶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萬眾一心,同仇敵愾,不怕流血犧牲,不畏艱難險阻,積極參軍、參戰,發展生產,踴躍支前,為支援劉鄧大軍渡河作戰、為全國人民解放事業作出了巨大犧牲和重要貢獻。第七展廳為革命兒女,展示參加渡河作戰的重要將領。第八展廳為老區新貌,展示臺前繼承革命傳統、再創老區輝煌。第九展廳為治黃成就,展示建國后,臺前在治理黃河方面所取得的成績。為了更好地完成紀念館的布展工作,縣委宣傳部和縣文化旅游局工作人員先后到中國軍事博物館、冀魯豫邊區革命紀念館等多處大型紀念館實地考察,查閱了大量的歷史書籍和資料,拜訪詢問了數十位老首長、劉鄧大軍老戰士和水手,并深入民間積極挖掘,最終整理出珍貴歷史圖片268、歷史實物42件、有關資料和圖紙17幅,真實再現了當年的歷史情景。在紀念館的籌建過程中,得到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的關注和支持,特別是中央軍委原副主席遲浩田親自為紀念館題寫了館名,中共河南省委書記徐光春等領導和一些將軍們為紀念館題詞20余幅。

    四、景區風光

    將軍渡畔美麗的自然景觀令人流連不已。漫游在將軍渡紀念地,你可以盡情感受眼前的景色隨氣候的變化而變化。風和日麗,則沃野如碧帶,河如龍飛蜿蜒起舞;煙雨朦朦,則云霧彌漫,河水、淺灘處于縹渺之中;若是瑞雪飄飛,則望眼滿目銀白,枯水期的黃河靜靜地流淌,好似臥游的淑女一般,屏聲斂息。

    春天,站在將軍渡口東北邊不遠的亭臺上,可以觀賞到一眼望不到邊的綠油油的田野,蒼茫的黃河如黃色的玉帶從南邊飄然而來,在亭臺腳下急轉彎又飄然而去,溫柔的河水在低吟淺唱,陣陣和煦的輕風攜著清新的空氣吹來,滌蕩著你的心靈,給你的感覺是一種飄逸奔放的激情。

    夏天,這兒是一處天然的避暑勝地,站在亭臺上,遠離了喧囂的都市,你可以怡然地享受從河岸邊吹來的習習涼風,看大河,看淺灘,看沃野,聽臺下的河水奔騰咆哮。抬頭是白云朵朵的天空,低頭是細碎的閑花野草,隨便走走,也就有了閑云野鶴、超凡脫俗、自得其樂的舒適和愜意,白璧無瑕的天然真實也就在不知不覺中進入你的心中,閉目養神就好像是在如畫如詩的夢里。

    秋天,將軍渡口對岸的河灘上田野一片金黃,處處都是碩果累累的莊稼,有玉米、大豆、花生、紅薯等。如果你有興趣,可乘一葉扁舟幾分鐘就駛到對岸,在淺灘上,親身體驗一下農家樂的生活,你可以野炊、燒烤,那味道、那情趣實在是美極了。

    冬天,料峭的寒風中,蒼茫無語的黃河更增添了歷史的厚重感,讓你情不自禁地感受悟過去又寄望未來。站在渡口邊,能使你回想起當年劉鄧大軍金戈鐵馬從這兒出發,強渡黃河,大戰魯西南,千里躍進大別山的英勇壯舉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臺前縣檔案信息網 2013-6-6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