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濮陽 >> 文化遺產 >> 文遺賞析 >> 瀏覽濮陽

河南非物質文化遺產——張清豐孝道故事

2013/4/16 15:23:47 點擊數: 【字體:


河南非物質文化遺產——張清豐孝道故事
 
    孝道乃孝親之道,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它維系家庭的每一成員,進而影響到人們在國家和社會中的行為,是中華民族數千年生生不息的文化標志。

  孝道文化在我華夏大地源遠流長。上古時期有堯舜禪讓感天動地的仁孝傳說;甲骨文中有對“孝”字的形象刻畫;《詩經》中有對孝道的真摯歌詠;儒家宗祖孔子編著的《孝經》,則標志著孝道已經形成相對完整的思想體系,成為孝道文化范疇中最有影響的文獻。漢代“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制定了“舉孝廉”薦才選官的科目;至隋唐則開啟了以孝子名設縣名縣的先例。

  在河南濮陽,就有一個以孝子張清豐名字命名的縣——清豐縣。

  據舊《清豐縣志》記載:“張清豐,隋頓丘人,善事父母,孝行稱于時。開皇(隋文帝年號581-600年)中以孝廉征聘不就,人皆愛慕之。至唐大歷(772年)中,魏博節度使田承嗣,因縣界有張清豐門闕,表請以其名名縣。”

  寥寥數行,記載實屬簡略。然由于“史傳及郡志”均無過多記載,修志者雖覺可惜亦無可奈何,遂加一條按語云:“張孝子可謂賢者矣!自隋及唐將幾三百年(實為二百年不到),強藩悍將如田承嗣,乃以其名名縣,即改名亦不滅。惜史傳及郡志俱不詳其行,然百行之先,千秋同仰,何必事跡表見哉!……”

  實際上,張清豐的賢孝事跡史志雖記載不詳,然有關的故事、傳說在民間千古流傳,其影響及教化功能千古不廢,清豐縣名亦至今未改,此足以彰顯中華孝道文化一脈相承之魅力。

  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清豐知縣許任為推行孝道德風,使孝行澤被后世流傳千古,在縣城南關外修建了隋孝子張清豐祠。使之與北關外已有的唐將軍南霽云廟相對稱,形成了“忠孝貫城”的格局。

  民國三年(1914年),清豐縣長劉健侯看到孝子祠年久失修,乃出資進行了局部維修。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清豐縣長李永謙鳩工對孝子祠進行大修。翌年完工,于祠前立石碑一通。祠碑螭首方趺,通高4.6米,碑首兩面浮雕圖案為“文王訪賢”和“捕鹿乳母”;碑身高2.4米,寬0.8米,厚0.3米,碑陽鐫刻楷書“隋張清豐孝子祠”,為河北省教育廳長李金藻題;碑陰為隸書刻寫張清豐傳略。不久,日寇入侵,清豐祠毀于戰火,僅存祠碑。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河南文化產業網 2010-0-9-17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