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濮陽 >> 歷史傳說 >> 姓氏文化 >> 瀏覽濮陽

孟——以次以字命得的姓

2016/3/1 11:59:04 點擊數: 【字體:

    孟mèng——以次以字命得的姓

 

孟——以次以字命得的姓

    清人張澍《姓氏尋源》云:“顓頊臣孟翼,虞舜臣孟虧,夏啟臣孟涂,周穆王臣孟悆,是孟姓尚矣。”這是說孟姓的歷史久遠,早在顓頊時已有孟姓。據《史記·五帝本紀》載,顓頊是黃帝之子昌意的兒子,號高陽氏,建都于帝丘(今河南濮陽)。如顓頊時有臣叫孟翼,則最早的孟姓當出自河南。但由于孟翼之后無世系可考,所以,古代的譜牒學家大都認為孟姓起源于春秋時期,是從姬姓諸侯國中衍生出來,由復姓改為單姓的。

    唐人林寶《元和姓纂》云:“孟,魯桓公子慶父之后,號曰孟孫,因以為氏;又,衛襄公長子孟摯之后,亦曰孟氏。”由此可知,孟姓來源有兩支,分別出自魯國和衛國。

    出自姬姓魯國者,是魯桓公的后代。據《史記·魯周公世家》記載,魯桓公之子魯莊公有三個弟弟,“長曰慶父,次曰叔牙,次曰季友”。慶父是個品行極壞的人,與其嫂、魯莊公夫人哀姜私通;因哀姜無子,他與哀姜密謀,欲立哀姜妹妹叔姜所生之子開為魯君繼承人。莊公死后,其小弟季友按照莊公的意愿立莊公之子斑。慶父派人殺死斑,改立莊公與叔姜所生之子開,是為湣公。湣公繼位二年(前660年),慶父又派人殺死湣公,欲自立。因此,魯國人非常恨他,都說:“慶父不死,魯難未已。”慶父害怕,逃到莒國。季友用賄賂求莒送歸慶父,慶父在回國途中自殺。此時任魯相的季友,讓慶父的兒子公孫敖繼承慶父的祿位。因慶父在庶子中排行老大,而“孟”字在兄弟排行次序里代表最大的;又為避諱弒君之罪,所以,慶父的子孫改稱孟孫氏。后來,孟孫氏又簡化為孟氏。慶父弒君,其子孫改姓,均發生在魯國,魯國建都于曲阜(今屬山東),故這支孟姓出自山東。

    衛國也是西周初期的姬姓諸侯國,建都于沬(今河南淇縣),春秋初都曹(今河南滑縣東),公元前658年遷都楚丘(今河南滑縣東北),后又遷帝丘(今河南濮陽縣西南),均在今河南境。衛國第28任君主衛襄公有大兒子叫縶,字公孟,被稱為公孟縶。《古今姓氏書辨證》云:“衛襄公生公子縶,字公孟,以疾不得嗣,其孫彄(kōu)以王父字為氏”,就是公孟氏。后來,有的省去“公”而為孟氏。因公孟縶是衛靈公的哥哥,所以,《姓氏急就篇》注云:“衛靈公兄孟縶之后亦曰孟氏。”衛襄公、衛靈公均都于帝丘,故這支孟姓出自河南濮陽。

    孟氏早期主要是在其發源地山東、河南及其近鄰的河北發展繁衍。自東漢開始,孟氏出現于其他地區,如東漢孟光為扶風平陵(今陜西咸陽西北)人,孟他為扶風人,孟嘗為上虞(今屬浙江)人;三國時的孟宗為江夏(治今湖北鄂城)人,孟獲為建寧(治今云南曲靖)人;北涼有孟氏,為武威(今屬甘肅)人;唐代孟浩然為襄州襄陽(今屬湖北)人,孟郊為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孟利員為華陰(今屬陜西)人,孟琯為郴州(今湖南郴縣)人;五代后晉孟賓于為連州(今四川筠連縣)人,后周孟貫為建安(今屬福建)人。

    《姓源韻譜》載孟氏郡望有7個:洛陽、平陸、東海、鉅鹿、武康、安平、江夏。所謂“郡望”,指的是魏晉至隋唐時每郡顯貴的家族,意思是世居某郡,人丁興旺,英才輩出,為當地所仰望。于此可見,隋唐以前孟氏在全國分布已相當廣泛。

    五代以后,由于官職調遷等原因,孟氏的居住處又新添了許多地方。例如,宋朝的孟宗政為絳州(今山西新絳)人,孟浩為宜春(今屬江西)人,孟程為豐城(今屬江西)人,孟元、孟彥卿均為洺州(今河北永平)人,孟顯為安化華池(今屬甘肅)人,孟攀鱗為云內(今山西懷仁)人;明朝的孟充為高安(今屬江西)人,孟兆祥為澤州(今山西晉城)人,孟忠為江蘇昆山人,孟淑卿為江蘇吳縣人,孟善為廣東海豐人,孟俊為陜西咸寧人,孟養浩為湖廣咸寧人;清朝的孟永光為會稽(今浙江紹興)人,孟超然為福建閩縣人。

    從清代開始。大陸孟氏陸續有人移居臺灣,進行開墾。近代以來。又有一些孟姓人離別故土,走出國門,徙居海外,不斷開拓新的事業,以求有更大的發展,現主要分布于東南亞及歐美一些國家。

    在中國歷史上,孟知祥曾建立后蜀政權。孟知祥是邢州龍岡(今河北邢臺西南)人,后唐初為太原留守,后唐滅前蜀后任成都尹,充西川節度使,攻殺東川節度使董璋而為東、西川節度使,封蜀王;934年在成都稱帝,國號蜀,史稱后蜀。孟知祥于稱帝的當年病死,由其第三子孟昶繼位,歷時31年,于965年降宋。

    孟姓最著名的人物是孟子。孟子名軻,字子輿,鄒(今山東鄒縣東南)人,是戰國時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幼年喪父,母親仉氏為給他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曾三次遷移住址,還有“子不學,斷機杼”的故事。他被認為是孔子學說的繼承者,有“亞圣”之稱,其學說對后來宋儒有很大影響。戰國時還有墨家巨子孟勝,“生拔牛角”的勇士孟賁。西漢有今文易學“孟氏學”的開創者孟喜。東漢時有對丈夫“舉案齊眉”以示敬愛的孟光。三國時,吳國有官至司空、以事母至孝、“哭竹生筍”的孟宗,蜀漢有彝族首領孟獲。隋末有農民起義首領孟讓、孟海公。唐代有著名詩人孟浩然,與王維同為盛唐田園山水詩派的主要代表;還有詩人孟云卿、孟郊,水利家孟簡。唐末有驍勇善戰的黃巢起義軍將領孟楷。南宋有名將孟珙。元末有襄陽紅巾軍首領孟海馬。明末清初有戲曲作家孟稱舜。

    近現代,孟姓對社會的貢獻是多方面的,也涌現出不少有影響的人物,其主要者有:明清史學者孟森,教育家孟憲承,葯學家孟目的,中國矯形外科奠基人之一孟繼懋,全國勞動模范孟泰,中國科學院地學部學部委員孟憲民,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部學部委員孟少農。

    孟姓的堂號主要是三遷堂,出自孟母三遷的故事。“亞圣” 孟子幼年因住處靠近墓地,他就學埋墳、哭喪的事;孟母遂遷至街市附近,他又學商人的叫賣聲;再遷至學宮旁,他就學習禮讓進退。這次孟母滿意,就定居下來。孟母三遷給孟子創造了良好的學習環境,因此,孟子的后裔便以“三遷堂”為堂號。孟子的55世孫孟子倫,于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遷居山東章丘舊軍鎮,以販賣土布為業,至清朝乾隆年間的孟興智、孟興泰兄弟時,由行商變為坐賈,大為發跡,其子孫昌盛,共有32個分支。為了炫耀門庭,他們自立堂號26個,創造了家族堂號之最。這些堂號是:強學堂、強恕堂、學恕堂、進修堂、承恩堂、承訓堂、樂余堂、世澤堂、三恕堂、其恕堂、容恕堂、矜恕堂、慎思堂、居業堂、克勤堂、克儉堂、克恭堂、容新堂、容蔭堂、公恕堂、明恕堂、善恕堂、忍耐堂、仁恕堂、三余堂、輯瑞堂。

    1996年10月出版的《中華姓氏大辭典》將孟姓列為當今中國第84大姓,稱其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0.24%。2006年1月11日《人民日報》報道的新的百家姓次序將孟姓列在第73位,但未公布其占人口的百分率。孟姓分布很廣,以山東為最,約占全國漢族孟姓人口的26%,其次,河南、遼寧、黑龍江、吉林、河北也較多,上述6省孟姓約占全國漢族孟姓人口的67%。孟姓不僅是漢族大姓,而且也是古今一些少數民族所使用的姓氏。除了以上述及者外,金時女真人姓抹撚氏,漢姓為孟;明代云南永昌府保山縣蕩習喧百夫長為孟氏,系傣族;清代滿洲人有孟姓,世居匣塔子、沈陽等地;清滿洲八旗姓墨爾哲勒氏、墨爾迪勒氏、盟佳氏、穆顏氏、墨克勒氏,后均有改為孟氏者;清代高麗人有孟姓,世居易州;裕固族蒙戈勒氏,漢姓為孟;達斡爾族莫力登哈拉所屬山大欽、朱路克、何樂克等莫昆,漢姓均為孟;云南獨龍族有孟姓,系以地名為氏;滿、朝鮮、土家、布依、蒙古等民族也都有孟姓。

    孟姓的起源地之一濮陽,位于河南省東北部,南臨黃河,鄰接山東省。作者:謝鈞祥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印象河南網
0
相關信息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