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濮陽 >> 歷史傳說 >> 姓氏文化 >> 瀏覽濮陽

秦——以國以邑命名的姓

2016/3/1 12:11:27 點擊數: 【字體:

    秦qín——以國以邑命名的姓

 

秦——以國以邑命名的姓

    據《群輔錄》記載,舜七友之一有秦不虛,曾并為雷澤之游。這說明上古帝舜時期已有秦姓。但因秦不虛之后無世系資料可考,所以,唐、宋時期的譜牒學家對秦姓的起源又有以國為氏和以邑為氏之說。

    唐人林寶《元和姓纂》和宋代的《廣韻》都認為秦姓源于嬴姓秦朝,系秦被漢滅亡后子孫以國為氏。據《史記·秦本紀》載,帝顓頊的裔孫伯益(一作柏翳,即大費),因幫助禹治水有功,又為舜馴服鳥獸,被舜賜姓嬴氏。《辭海》說他是“古代嬴姓各族的祖先”。《辭源》說他是“舜時東夷部落的首領”。伯益的后裔有個叫非子的人,善于養馬。周孝王命非子在汧、渭二水之間養馬,結果,馬滋生眾多,得到了大發展,因之封非子于秦邑(即秦城、秦亭,在今甘肅清水縣東北,一說在今甘肅張家川回族自治縣東),“使復續嬴氏祀,號曰秦嬴”。非子的曾孫秦仲,為周宣王大夫,奉命征討西戎時不幸戰死。周宣王召秦仲長子秦莊公及其4個弟弟,給兵七千,命他們繼續伐西戎,結果打了勝仗,收回失地,于是封秦莊公為西垂大夫。此后,莊公次子秦襄公在西戎犬戎與申侯伐周、殺周幽王時,曾將兵救周;當周平王東遷洛邑時又以兵護送,被周平王封為諸侯,賜給岐以西之地。秦國在春秋時建都于雍(今陜西鳳翔東南),秦穆公曾稱霸西戎,秦孝公任用商鞅變法,國力富強,遷都咸陽(今陜西咸陽東北),成為戰國七雄之一。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統一中原,建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封建王朝——秦朝,自稱始皇帝(即秦始皇),建都咸陽。秦朝歷2世,統治15年,于公元前206年為劉邦領導的起義軍所滅,子孫以國為氏,就是秦氏。

    以邑為氏之秦,源于姬姓魯國,形成于今河南范縣。據《史記·魯周公世家》載,周武王滅商后,封弟弟周公姬旦于曲阜(今屬山東),是為魯公,因周公“留佐武王”,由周公之子伯禽就封。伯禽的裔孫有食采于秦邑(在今河南范縣東南。《春秋·莊公三十一年》載“筑臺于秦”,即此)者,以邑為氏,稱為秦氏。此即宋人鄧名世《古今姓氏書辨證》所云:“秦氏出自姬姓。周文公世子伯禽父受封為魯侯,裔孫以公族為魯大夫者,食邑于秦,以邑為氏。”

    此外,古代有大秦國(即羅馬帝國),漢桓帝延熹九年(166年)大秦皇帝安敦遣使來中國,晉武帝太康年間(280——289年),大秦又遣使來與中國通好。其中有留居中國不返者,就以“秦”為姓,如三國時的商人秦論,即屬此支秦氏。

    先秦時期,秦氏主要分布于今河南、陜西、山東、湖北、河北等省。春秋時,魯國(在今山東西南部)有秦堇父,為孟氏臣,以勇力聞名;孔子的學生中有楚國(在今湖南、湖北一帶)人秦商,魯國人秦非,秦國(在今甘肅、陜西一帶)人秦祖、秦冉。戰國時有杰出醫學家秦越人,即扁鵲,渤海郡鄚(今河北任丘)人,學醫于長桑君,精通內、外、婦、兒、五官各科,尤長于脈診和針灸。他遍游各地行醫,反對巫術治病,名聞天下,故人們以古代良醫名“扁鵲”稱呼他。燕國(在今河北北部、遼寧西部一帶)有名將秦開,勇士秦舞陽。又據《呂氏春秋》載,古代有善于相馬者秦牙。

    西漢初,高祖劉邦采納婁敬的建議,遷徙關東(今陜西潼關以東地區)大族充實關中,秦氏有一支自魯徙居扶風茂陵(今陜西興平縣東北)。這支秦氏人丁興旺,官宦眾多,西漢時有秦襲等5人同時任郡守一級的官(俸祿為二千石),故世號“萬石秦氏”。據《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載,秦末有秦同,以卒從劉邦起于薛(今山東滕縣西南),因擊項羽有功,于高祖八年(公元前199年)被封為彭侯,食邑千戶(食邑在今江蘇徐州市境)。是知山東秦氏西漢初有遷至今江蘇者。兩漢至南北朝時期,秦氏還分布于今甘肅、四川、山東等省。西漢有博士弟子秦景憲,傳說他于漢哀帝元壽元年(前2年)從大月氏使臣伊存口受浮圖經,為佛教傳入中國之始。東漢有茂陵人秦彭,章帝時任山陽太守,后轉潁川,皆有美政;詩人秦嘉,隴西(今甘肅東南)人;秦周,平丘(今河南長垣西南)人,能以財救人,官至北海相。三國蜀漢有綿竹(今四川德陽縣北)人秦宓,少有才學,在任長水校尉時,與吳使張溫辯難,對答如流,使張溫大敬服,官至大司農。西晉有太常博士秦秀,云中(今山西原平縣西南)人。

    《元和姓纂》列秦氏郡望有:太原(今屬山西),為秦秀之后;齊郡(治今山東濟南市),鄜州洛川縣(今屬陜西),河內(今河南沁陽),皆為秦彭之后。還有姓氏書列秦氏郡望為:太原、齊郡、天水(治今甘肅天水市)。

    唐初有將領秦瓊,齊州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官至左武衛大將軍。唐代有隱士秦系,會稽(今浙江紹興)人;詩人秦韜玉,京兆(今陜西西安)人。唐末,上蔡(今屬河南)人秦宗權割據蔡州(今河南汝南),其族弟秦彥暉,事五代楚王馬殷,遷居湖南。

    宋、元、明時期,秦氏有遷至今廣西、安徽、貴州、福建、北京、上海等省市者,歷清至近現代,分布地更廣。北宋有詞人秦觀。南宋有數學家秦九韶,還有投降派代表人物、高宗時宰相秦檜。元代有戲曲作家秦簡夫。明代有代丈夫領兵的女將秦良玉。清代有署翰林院掌院學士秦蕙田,太平天國將領秦日鋼。近代有民主革命者秦力山。現代有曾于1931年任過中國共產黨臨時中央政治局書記的秦邦憲。

    從清代開始,大陸秦氏陸續有人移居臺灣,進行開墾。近代以來,又有一些秦姓人離別故土,走出國門,徙居海外,不斷開拓新的事業,以求得到更大的發展,現主要分布于東南亞及歐美一些國家。
秦氏的堂號有三賢堂、淮海堂。春秋時,孔子門下有72位才德出眾的學生,稱為“七十二賢”,其中有秦冉、秦非、秦祖、秦商等四位秦姓人,因古代“三”代表多數,所以,秦氏以“三賢堂”為堂號。北宋著名詞人秦觀,著有《淮海集》,世稱“秦淮海”,其后代因以為堂號,稱為“淮海堂”。

    1996年10月出版的《中華姓氏大辭典》將秦姓列為當今中國第78大姓,稱其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0.26%。2006年1月11日《人民日報》報道的新的百家姓次序將秦姓列在第74位,但未公布其占人口的百分率。秦姓分布很廣,以河南、四川、廣西、江蘇較多,這4省、區秦姓約占全國漢族秦姓人口的54%。秦姓不僅是漢族大姓,而縣也是古今一些少數民族所使用的姓氏。例如:金時女真人四抹橪氏,漢姓為秦;明、清時云南路南州(故治在今路南)土知州為秦氏,系彝族;清代滿洲人有秦姓,世居長白山;清滿洲八旗姓穆顏氏,后改為秦氏;清代高麗人有秦姓,世居得州;獨龍族居云南秦郎當,以居地名之第一字為姓;滿、土、回、瑤、蒙古、納西、土家等民族也都有秦姓。

    秦姓起源地之一的范縣,位于河南省東北部,鄰接山東省,南瀕黃河,境內有秦邑遺址。作者:謝鈞祥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印象河南網
0
相關信息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