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須糕是鄭州一道歷史悠久的小吃,因糕點表面呈須狀,故名龍須糕。是以米、面粉、糖、油作為主料,并佐以姜、蝦、鹽、肉、蛋松等混合制成。具有色澤美觀,甜咸適口,風(fēng)味獨特等特點。
關(guān)于龍須糕的來歷,涉及到一個人們非常熟悉的神話故事——哪咤鬧海。
傳說托塔李天王在陳塘關(guān)作總兵時,夫人懷孕三年半,到頭來生下一個肉蛋。李天王認為是不祥之物。一劍劈開,卻蹦出一個手套金鐲,腰圍紅綾的俊俏男孩,這就是后來起名為哪咤的神童。哪咤自幼喜歡蹦蹦跳跳練習(xí)武功。有一天,他同小朋友在海邊嘻戲,正好碰上東海龍王三太子出來肆虜百姓,殘害兒童。小哪咤見此惡徒,義憤填膺,挺身而出,打死三太子又抽了它的筋。東海龍王得知此訊、勃然大怒,降罪于哪咤的父親。隨即興風(fēng)作浪,口吐洪水,大有不淹沒陳塘關(guān)決不罷休之勢。小哪咤好漢做事好漢當(dāng),決不愿牽連父母。于是自已剖腹、剜腸、剔骨,還筋肉于雙親,借著荷葉蓮花之氣脫胎換骨,變作蓮花化身的哪咤。后來大鬧東海,把龍宮砸了個落花流水。哪咤騎在老龍王背上,剝了它的皮,抽了它的筋。最后把龍須也割了,交給廚師做成了食品,分給天下百姓吃。這食品,就是流傳至今的河南傳統(tǒng)名糕點——龍須糕。
人們借助這個神話故事,發(fā)泄對造成水害的龍主——最高封建統(tǒng)治者——“真龍?zhí)熳?rdquo;的怨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