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際遇
2016/3/17 11:41:52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李際遇 (?—1645),明末農民起義領袖。登封縣唐莊磨溝人。自幼務農,精于武術。
明末河南遭受特大旱災,五谷不收,農民為了謀生,扶老攜幼,出外逃荒要飯。崇禎十一年(1638年),登封縣衙役到磨溝逼糧要款,態度十分兇悍。李際遇為義憤所激,打了衙役,率眾進城請免糧稅,知縣鄢廷誨不但未免糧稅,反而以“毆打役吏,率眾鬧堂”的罪名,將李際遇帶上枷鎖,拴在衙門前石獅子腿上“示眾”。當地群眾以送坐石為名,給他一塊大石頭。夜幕降臨,李際遇在群眾的幫助下,將石獅子腿砸斷,逃回家中。扯下紅布被面,跑上尖山,樹起義旗,招兵聚將,舉行起義。一日之內,前來入伍的不下數百人,很快隊伍發展到四、五萬人,經常活動在登封、臨汝、密縣、鞏縣一帶,對地方上的貪官污吏、土豪劣紳給予沉重打擊。
崇禎十五年(1642年)八月,攻開登封城,殺了貪官鄢廷誨、典史王大壁,西去。崇禎十六年(1643年)閏十一月,李際遇接受了朝廷的委派,任河南總兵,鎮守洛陽,抗擊清兵。不久清兵渡河,李把守渡口,堅持抵抗,終因寡不敵眾,又無援兵,被清兵所俘,押送北京,清廷賜以宮娥美女,勸其投降,李不為所動,被殺于北京菜市口。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印象河南網